园林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3-12 来源:网友投稿

2023年,市园林管理局按照二十大提出的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目标任务和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x具体要求,紧扣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这条主线,通过三大行动,助推美丽x建设。

一是实施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攻坚行动。召开创园推进会,统筹协调全市各部门进行指标突破,完成53处公共设施立体绿化改造,在凤凰公园建设智慧园林节水灌溉示范点1处,整理资料10余万页,自评得分达到98分,通过自治区住建厅初审并上报住建部。邀请住建部专家库4名专家来银指导创园工作,由市领导带队先后2次赴住建部对接创建事宜,争取工作支持。持续开展创园督查,印发督查通报5期,全面提升全市创建水平。

二是实施园林绿化项目建设增绿行动。围绕《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三年建设项目清单》,依托财政资金,使用海绵城市专项资金,围绕小微公园、道路林带、道路配套绿化、老旧公园改造提升等,实施市政府投资一批项目13个、二批项目4个,列入市政府投资第三批项目4个,累计完成投资5712万元。争取社会投资,与13家企业签订认建认养协议14份,企业总投资超3000万元,实现园林绿化政府资金、专项资金与社会投资的三轮驱动

三是实施公共绿地景观品质提升行动。启动实施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及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完成11个公园主题风格改造,对1万余株主干道路行道树和综合公园行道树实施深根注水肥复壮;引进天门冬等10余个新优品种,推广种植麦冬、紫花地丁等耐阴植物500余亩;对主干道路3万余株行道树和分车带进行科学修剪,形成色彩分明、线条流畅、层次丰富的绿带空间;对40余处景观节点实施绿地补白和微更新,持续开展便民化微改造100余处。通过39类具体措施,实现园林绿化品质大提升。

---此处隐藏5526字,下载后查看---

2024年,市园林管理局围绕提升城市新颜值,实施鲜花靓城工程,以为媒,着力在上下功夫、在上做文章,成立顶层谋划专班和专项养护队伍进行鲜花培育、栽植、养护、更换、补植。一是聚焦花卉展摆,通过首府学首都模式,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市草本花卉生产与展摆技术指导意见,围绕五一”“十一传统节假日和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等编制花卉展摆方案,推广桑蓓斯凤仙等展摆花卉新品种。在绿雕制作中融入声光电等科技元素,用300万盆鲜花打造花样街道花样节点,形成繁花似锦、香飘满城的节庆氛围。二是聚焦花境种植,坚持花卉下地工作思路,丰富花卉品种搭配,合理安排花期,选取20处城市主干道路和公园广场主要节点,运用多种花卉组合打造出风格各异的特色花境,实现春夏秋三季季相变化明显、色彩艳丽夺目,在保障美观性提升公共空间品味的同时实现长效性和低维护性。不断总结花境建设和管养上的技术经验,持续在优化植物种类、组团组合形式、乔灌草花使用比例、精细化管理以及如何做好冬季防护及早春景观等方面持续发力,深挖本土植物、拓宽覆盖物使用种类,真正让花境实现落地生根。三是聚焦花事活动,推出公园万紫千红绽凤城赏花季,各公园以赏花月历的形式向市民公布全年花事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共享与现场观赏呼应,实现一花绽放,满城涌动的良好氛围。开展好春季郁金香展、牡丹芍药展、夏季露地花卉展、荷花展,秋季菊花展等花事活动,用花的多彩展示x的多姿。

(三)以水定绿,贯彻好节约园林理念措施

2024年,市园林管理局将坚持节约型园林建设,深入践行海绵城市理念,寻找水资源供给和城市园林建设的平衡点,让园林具备生态的涵养。一是从设计理念上入手,把传统雨洪管理设计融入生态景观思想,优先考虑场地的自然排水状况、土地雨水下渗率、以及场地尺度使用功能,强化径流滞留调蓄功能,严格控制大树移植、大广场、大水面、大草坪和过度亮化等。大力推广透水砖、露骨料透水混凝土、彩色透水沥青、嵌草铺装、植草地坪等会呼吸的透水铺装材料。二是从植物选择上入手,优先选择有较强耐旱性植物,进行乔灌草复层结构种植,乔灌木比例不低于70%。通过合理搭配旱柳、红瑞木、千屈菜等雨水花园植物,景天、玉簪、菖蒲等旱溪植物,垂柳、芦苇、荷花等雨水湿地植物,芒草、麦冬、鸢尾等植草沟植物,实现高效雨洪管理功能和净水功能。三是从水资源使用上入手,扩大小管出流、微喷、滴灌等先进灌溉技术使用范围,全力推广行道树深根注水复壮技术,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实施园林绿化再生水利用一期项目,打通再生水主管网与绿地连接最后一公里,将再生水浇灌面积由120公顷提升至434公顷,全面优化园林绿化再生水、黄河水、地下水、自来水使用配比,实现以水定绿科学发展。

(四)以绿惠民,实施好品质提升三年行动

2024年是园林绿化品质提升及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承上启下之年,市园林管理局将大力推进园林从绿起来向美起来、活起来转变,以微更新焕发城市园林新生机,以微改造提升人民群众微幸福。一是持续开展便民化微改造,针对市民游园需求,实施绿地补白3万平方米,合理增加座椅、挂衣架、垃圾桶等游园配套设施100处。全面排查人流密集、百姓喜爱度高的综合公园、小微公园、绿地广场亲水平台、滨水岸线、儿童沙坑游乐区等无遮阴区域,加装遮阳棚、遮阳网20处,解决群众纳凉需求。对公园卫生间、母婴室、儿童游乐设施、儿童运动场、儿童座椅等进行适儿化改造,打造10个儿童友好型公园。同时持续推进中华诗词文韵以诗画雕刻等形式融入园林造景中,延续中华传统园林文化中的绿色文脉,凸显兼具东方韵律与时代特色的园林文化之美,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二是接续发力共享化全开放,在2023年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基础上,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和功能,加强精细化管理,在满足群众对城市绿色空间新需求的同时,做好公园绿地的管理维护工作。坚持适度开发,探索公园绿地+乐享场景,再开放5处共享绿地,做到开放共享、规范管理、优质服务同步推进,满足群众见绿、近绿、亲绿、享绿的生活需求,促进公园绿地与城市生活有机融合。三是着力推进全民化共治理,擦亮园林先锋志愿服务品牌,依托35个志愿服务站点和45支志愿服务队伍,以公园文化季,美好生活节为主题,围绕园林科普、公园大课堂、健康知识讲座、自然研学、文化活动等方面,采取线下打卡、线上互动、科普等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场。运用好市民园长机制,架起公园和游客之间沟通的桥梁,以百姓视角为切入点,实现公园共享、共管、共治。广泛动员市民群众和社会企业参与城市园林建设,形成政府出地、社会出力、协同管理、惠及百姓的绿地共建新模式。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