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要谨防“好经念歪”

更新时间:2023-12 来源:网友投稿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当前,各级各地都在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要防止“好经念歪”,让“上级调研”成为“下级负担”。

杜绝材料式调研,导致线上“稿来稿去”,线下“涛声依旧”。调研,理应是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一线看实况、摸实情,以便发现问题,为下步解决问题、领导参考提供参考。然而,现实工作中,有的干部懒于“下去走走”,不接地气,对于调研任务,一个通知下去就让基层报材料、报表格,至于内容真假、是否有水分等,一概不管不顾,一两个小时凑出一篇调研报告交差,结果既给基层带来负担,更没有解决问题,如此调研要不得。要真正认识到调查研究的重要作用,亲身到田间地头、车间厂房、社区楼栋走一走、看一看,多找几个基层群众说一说、聊一聊,了解上级政策执行堵点在哪里,群众关心关切是什么,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有较真态度,对材料中的数据事例,与调研发现的问题进行比对,真正摸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避免多重式调研,导致形式“浩浩荡荡”,内容“空空荡荡”。调研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因此基层也成为接待调研的“主力军”,尤其是一些综合部门,受上级多个部门单位管辖,导致调研接待更多。据新闻报道,很多基层单位反映,基本每天都有各种上级检查,甚至一天好几拨,同样一项工作可能要反复汇报,大大挤占了日常工作时间。对此,要借此次大范围调研契机,给各类检查等立下“规矩”,能减少的减少,能合并的合并,给基层留出更多时间抓工作落实。相关上级部门也要从自身做起,加强各类督导、评估、调研等统筹,对于主题相同、内容相似的调研活动,可“合并同类项”一并进行,不但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更可以在相互碰撞中凝聚部门合力,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谓是一举多得。

防止选择性调研,导致重点“应接不暇”、弱点“无人问津”。调研,理应是全面、系统、深入的,既抓面上,又抓点上,既抓强的,又抓弱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客观掌握情况。工作中还存在这样一种倾向,有的基层单位有亮点、荣誉多,因此成为各级检查、观摩、调研的“首选”,门庭若市,熙熙攘攘,一片热闹景象;而有的薄弱单位,因为基础差、发展慢,因此成为“无人问津”的角落,门可罗雀,鲜有光顾,一片萧条景象,甚至久而久之会成为“恶性循环”。对此,要加强顶层设计,在调研方案设计中作出明确规定,要更加倾向于欠发达地区、后进单位,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通过真调查、真研究,真正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在调研内容上,既要展示成绩、呈现亮点,更要揭露问题、分析不足,分类采取措施,让优点成为亮点,弱点成为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