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治护航乡村振兴的调研与思考

更新时间:2024-03 来源:网友投稿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我国历史上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乡村作为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领域,其法治进程直接影响着全面依法治国的大局。D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成功开创了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依法治国的新局面。2020年3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了《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D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乡村建设不仅是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制度保障,而且对于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具有直接的支撑作用。

一、法治乡村建设基本理论概述

(一)“法治乡村”概念的提出。“法治乡村”这一概念是在2018年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首次被提出来的,其提出是对我国新时代法治建设的新挑战,意味着中国法治建设的工作重点正在由城市向乡村地区转移。2020年,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中,“法治乡村”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解释和完善。根据该《意见》,调研组认为“法治乡村”应是指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法治轨道上规范乡村事务、保障农民权益、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等为内容的一种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形态。“法治乡村”概念的提出,为我国广大乡村地区依法进行治理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创新性理论成果。

(二)法治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

所谓法治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指在法治乡村建设进程中必须遵循的对法治乡村建设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构成其思想和政治基础的基本准则。根据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强法治乡村建设的意见》,包括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坚持D的领导原则。D的全面领导是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根本。只有坚持D的领导,才能确保我国法治乡村建设之路能够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顺利推进。坚持D的领导原则,首先,就是要在“法治乡村建设的思想和政治立场上,坚持和加强D对法治乡村建设的领导。”D管农村工作是我们D自成立以来的光荣传统。在当前形势下,办好乡村的事情,关键在D,关键在D的农村基层组织。因此,在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进程中,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农情村情,充分发挥基层D组织“排头兵”“领头雁”的模范带头作用,完善乡村振兴的领导体制机制,夯实法治乡村建设之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增效,把D管农村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及时转化成助推新时代法治乡村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支持。其次,坚持D的领导原则,需要充分发挥D的战斗堡垒作用和D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到D领导立法、D保证执法、D支持司法、D带头守法,把坚持D的领导深入贯穿于法治乡村建设工作的方方面面。

---此处隐藏6930字,下载后查看---

(四)提升乡村普法宣传实效

1.深入开展乡村普法宣传教育,将普法责任制落实落地。法治观念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在有着亿万农民的发展中农业大国,要实现人人信法、尊法、守法、用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我们建立普法宣传的长效机制,努力收获普法实效。当前,应加强对新出台农业农村法律法规规章的解读,加大以案说法、以案普法的工作力度,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乡村普法宣传工作切实融入到农业农村立法、执法和管理服务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2.广泛开展重点专项普法活动,提升干部群众法治素养。根据当前乡村实际情况,组织开展诸如《宪法》《民法典》《乡村振兴促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与现阶段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专项普法宣传活动,要着力提升基层干部这一乡村普法中的关键少数对村民进行普法的再普法,增强农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农闲时间,围绕促进乡村振兴,采取多种为当地农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方式,广泛开展社会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的特色乡村普法活动,弘扬法治精神,使“村干部、D员、农民群众逐渐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积极营造农村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让乡村振兴战略在法治的轨道上全面健康有序的发展。

3.积极创新普法宣传阵地建设,营造乡村浓厚法治氛围。注重发挥乡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家庭”示范户、“五老”调解员等在乡村普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化街区、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教育基地等各类普法宣传阵地,邀请基层法官、律师等法律专业人员进村开展面向农村、服务农民的乡村普法主题实践活动。在有效利用挂条幅、发传单、摆展板等传统普法宣传方式的基础上,充分有效利用当前网络时代新媒体、新技术,建设一支行走于田间地头的法律宣传志愿者队伍,采用新方法、新模式在乡村地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更大地拓宽普法宣传渠道,积极营造形成乡村浓厚的法治氛围,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治意识。同时,积极推动我国当代主流法治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当地乡土民俗文化的融合发展,努力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法治文化建设之路。

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当前,虽然我国法治乡村建设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不断迎难而上,就能在法治的轨道上实现乡村治理体系的中国式现代化,将广大乡村地区逐步建设成为“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幸福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