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中心建设是推进X数字城市化转型的基础。为进一步推进我区大数据中心建设,有力支撑“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助力城市数字化转型,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教科文卫工委在分管副主任的带领下,与区府办、区科委、区大数据中心联合成立专题调研小组,通过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形式进行深入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大数据中心建设情况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数据治理和共享应用工作,将大数据中心建设作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围绕公共数据的采集归集、存储平台、共享应用、保障体系等关键环节,积极推进我区公共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探索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夯实“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智慧城市”建设的数据基础。
(一)加强数据采集归集,逐步形成区级数据湖。我区公共数据来源有两部分,分别为区内单位采集数据和市大数据中心下发数据。为加快数据汇聚,推动形成区级数据湖,主要开展两方面工作:一是做好区级数据归集。按照“应归尽归”的原则,推动各单位自有数据归集到区大数据中心,并实现公共数据实时联通和同步更新。目前,区大数据中心已经归集全区16个单位22个系统1.65亿余条数据。同时,为确保归集数据质量,区大数据中心推进各单位已归集数据业务标准制定,并编制《区公共数据运营报告》,定期分析各单位公共数据管理工作情况,推动各单位落实好数量质量责任。二是做好市级下发数据承接工作。加强市区联动,打通国家、市、区三级交换通道,累计承接人口、法人、疫苗接种等市级下放数据10764万条。
(二)加强资源平台建设,提升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一是实现数据集中存储。区大数据中心存储平台设在区政务云内,支持区级部门数据全量存储。目前,已归集数据容量分别占现有两个数据库容量的1%和8.88%,并落实2—3个备份存储。二是推进区大数据资源平台建设。今年9月,我区启动区大数据资源平台建设,预计于年底内完成。项目完成后,将有力支撑区公共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实现与市大数据资源平台、区级单位自建系统的对接,具备开展公共数据资源治理、分析和建设综合库、主题库、专题库能力,实现公共数据按需共享、安全可控。三是提升数据处理能力。引入第三方专业数据运营团队,初步形成适合我区的数据编目、归集、需求申请、治理、共享等标准化流程。
---此处隐藏3346字,下载后查看---
我区大数据中心建设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让数据增值、为城市赋能”理念,在建好区级数据湖、提升治理能力、强化场景牵引、形成工作合力上抓破题抓推进,有效提升公共数据资源使用效能,为高质量建设人民向往的“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X提供更有力的数据保障支撑。
1.聚焦建好数据湖,着力抓好数据资源归集。按照“应归尽归”的原则,打破原有的技术、业务壁垒,归并区级数据交换通道,推动全区各单位公共数据向区大数据中心归集,实现全区公共数据一次采集、共享使用。建立公共数据质量检测制度,对各单位数据编目的完整性、数据提供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进行质量检测,进一步提升数据归集质量。加强市区联动,打通国家、市、区三级交换通道,承接好市级下发数据和能力。
2.聚焦提升处理能力,推进区级大数据资源平台建设。继续推进软硬件建设,尽快完成我区大数据资源平台建设,积极探索适合我区的大数据中心建设模式,适应、满足市大数据中心快速迭代要求。加强与市大数据资源平台、区级委办局自建系统对接,加强数据分析筛选提炼,为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网络互通、数据共享、应用协同提供有力支撑。
3.聚焦强化场景牵引,强化数据应用共享。坚持以应用为导向,聚焦群众高频急难问题解决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等,稳步推进人口、法人和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的优化建设,探索建设区级主题库,为区政府管理、服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探索政务数据向国有企业、社会团体有偿服务模式,培育催生政企数据融合与创新应用。加强对基层政务数据应用需求的调研,优化数据异议核实及处理工作机制,不断扩大基层部门对数据治理的参与度。
4.聚焦形成工作合力,完善政策制度支撑。完善配套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小组工作机制、成员单位定期工作沟通机制、项目审批协同管理机制、督办机制以及数据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应急等制度,形成我区公共数据治理的框架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规范第三方团队运营服务管理、开发场所管理,积极探索区级数据运营服务模式。要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坚守数据安全底线,全面落实技术、制度、管理等安全防范措施,加强电子政务外网、电子政务云、大数据资源平台的安全管理,定期开展安全测试、风险评估和安全应急演练,确保数据零泄露、安全事故零发生。来自材料库:【公众号:老@船!长^君】,最新最全党建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