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要部署,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奋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学细悟美丽中国建设内涵要义
美丽中国建设是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形势,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一)深刻领会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大首次将美丽中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党的二十大强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明确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提出了全面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路径、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吹响了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新号角。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到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从努力建设到全面推进,充分体现了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定力,以及任务要求的不断强化和安排部署的不断深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从思想上、行动上深刻理解把握其中蕴含的丰富内涵、战略意蕴和实践要求。
(二)全面把握美丽中国建设的系统部署。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四个重大转变,明确提出了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重大关系”,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六项重大任务”,特别强调了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要求。这次重要讲话是对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进一步阐释和发展,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科学指南。我们要深刻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4561”战略部署,特别要按照六个方面的具体安排进一步推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按照部署安排,到2027年形成一批实践样板,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美丽中国全面建成。
---此处隐藏3588字,下载后查看---
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从我省的实际来看,与全国的发展相比,制约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矛盾与问题具有更复杂、更突出的特点。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我省力量,必须进一步坚持以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把美丽我省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坚持以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武装。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要进一步用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激发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时代担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省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坚持以改善全省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持续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一要加快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等重点工程,统筹抓好水资源利用、水污染防治、水生态治理等重点工作,促进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二要持续聚焦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统筹研究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等工作,抓紧制定落实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的行动计划。三要积极回应群众所急所盼,统筹做好城乡黑臭水体整治、饮用水源地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等工作,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生态福祉。
(三)坚持以整治突出问题为导向,在重点突破中实现生态治理的进一步提升。要按照中办、国办《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对我省三类管控区域的划分,针对性地破解影响美丽我省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一要加大重污染行业改造升级力度,优化环境监管和综合整治,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二要做好重点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高质量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污染深度治理,实施科学精准差异化的管控措施,推动全省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三要以“无废城市”创建为抓手,全面加强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提升资源在生产过程中的综合利用率。四要深化治理体系改革。在持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实践中,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依靠创新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美丽我省建设蓄能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四)坚持以保障环境安全为中心、绿色发展为载体,全面推进美丽我省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要从生态安全的全景视角,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全省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扛牢能源保供“顶梁柱”的政治责任,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以更实更新的举措加快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全力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不断盘活生态优势,转化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