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D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工作的意见》,依托深厚的乡村产业、独特的红色资源、良好的文明实践,打造“三阵地”,让农村思想工作落地见效;以讲好本土故事、开展研学培训、培育文明乡风等为抓手,强化“三教育”,让农村思想工作走深走实;以数字**建设为契机,丰富创新农村思想工作载体,依托“一平台”,让农村思想工作守正创新。为“幸福**、现代美乡村”建设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
一、立足本土特色资源禀赋,建好“三阵地”
打造城市近郊的乡村振兴学习基地。贯彻落实D的二十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部署,在大英雄湾片区建成1600亩智慧果园、290套别院式美丽乡村民居、520亩历史文化名村核心保护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实践相长,既塑形、又铸魂,建成办在田间地头的D校——**英雄湾乡村振兴学院,以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设置创新理论、方针政策、农村改革、产业发展等课程,培养新时代“三农”干部,2021年底开班以来,采取“线上线下、校地合作、一院多点”方式承接全市乡村振兴、涉农干部等专题培训57期5600余人次,有关工作获评“全国高校服务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供思想保障。
打造传承红色基因的D性教育基地。保护修缮中共四川省委成立大会遗址——**故居,布展“**地区早期共产主义运动文物史料展”,创建授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统一战线教育基地,建成首批全国红色美丽村庄,2019年起免费对外开放,累计接待团队考察、单位参观、个人打卡等25万人次,在重大节庆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基因宣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以红色基因为“链”,串联红色资源、红色课程、红色队伍三“环”,形成“一链三环”思政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了红色文化资源和阵地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打造精准服务群众的文明实践基地。在全镇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构建“一所九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体系,打造“乡贤评议堂、民事合议堂”“人才工作室、社工服务室”“D性教育厅、人文展示厅”暨“两堂两室两厅”品牌,组建睦邻、爱心、环保、平安、人才“橘乡五红”志愿者队伍1600余人,组织“D员在行动”“春风满**”“特色文化进万家”“乡村振兴正当时”等文明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
二、围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抓好“三教育”
---此处隐藏1265字,下载后查看---
以“典型”为引领带动乡风文明。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培育选树先锋模范,开展“最美铜罐人”“最美家庭”“孝善儿女”“新乡贤”“最美院落”等评选活动,奖励表扬敬业奉献、互助友爱、慈善孝顺等典型130余人次。邀请群众中威望较高的老D员、老干部、新乡贤担任村居监督委员会成员,全覆盖指导制定村规民约,在张家院子、李家院子等集中院落晾晒家风家训,定期开展“村民来说事、大家来合议”等院坝活动,常态宣传“十抵制十提倡”,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村民的思想认同、情感共鸣和效仿意愿,不断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三、落实数字**建设要求,用好“一平台”
基层智治赋能。建成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141”基层智治体系,镇D委通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统筹调度D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平安法治“四大板块”,做到“一屏掌控、一键调度”。D的建设板块设置宣传工作岗,赋予思政建设、意识形态、网络舆情、文明实践、群团工作等职能,以数字赋能系统重塑、迭代升级原有工作体系,推动思想工作传统优势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在村、社区设置16个网格,网格员通过基层智治平台上报、流转、处理矛盾纠纷、安全排查、社区治理等事件4100余件,指挥中心下派任务1.9万件,将基层治理工作细化到每个网格。
诉源治理解难。结合**镇实际,建成线上线下一站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诉源治理中心”,配置智能互动屏,对接区法院“云上共享法庭”等平台,推动法院办案系统和中心调解系统互联互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信访答疑等诉讼服务。形成“调解组织—诉源治理中心—镇街部门—诉讼立案”四级解纷过滤网,今年以来,通过诉源分流机制化解拆迁安置、土地租金等复杂疑难纠纷36件,不断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
数字平台助力。用好“红岩先锋智慧D务”平台推进D员教育管理现代化、数字化,定制学习强国集体学习终端设备“强国机”,以“集体看听读学”“互动投屏答题”等元素强化学习效果。全覆盖建设村民AAA群,定期公布D务、政务等重大事项,成为农村宣传政策的“明白群”、村级事务线上协商的“议事厅”。利用橘乡铜罐AAA公众号与渝快政群、AAA群、官网形成网络宣传矩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文明实践等“进圈入群”融入百姓生活,让D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断提升群众的思想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