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4年县直机关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总结报告

更新时间:2024-12 来源:网友投稿

县直机关作为D和政府联系群众的关键纽带,其作风与廉政状况直接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与政府公信力。2024年,县直机关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纪委的具体指导下,深入贯彻D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决策部署,以坚定决心、有力举措深入推进整治工作,致力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为县域发展筑牢根基。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多维度排查,精准定位问题。一是全面自查自纠。组织县直机关各部门深入开展内部自查,共涉及*个部门,围绕行政许可、行政执法、公共服务等核心职能,对照相关法规政策与纪律要求,全面梳理业务流程与工作环节。累计发现潜在风险点与问题线索*个,涵盖办事程序不规范、服务态度欠佳、信息公开不及时等方面,为精准整治提供了一手资料。二是数据信息筛查。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县直机关各类业务数据资源,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对政务服务数据、财政资金使用数据、项目审批数据等进行深度挖掘与比对分析,成功筛选出异常数据信息*条。例如,在财政资金使用数据筛查中,发现部分项目资金支出与预算不符的疑点,经进一步核实,查处违规挪用资金问题*起,涉及金额*万元。三是信访举报核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设立专门的举报电话、邮箱与网络平台,共接收群众信访举报*件。建立信访举报快速处理机制,组织专门力量对举报线索进行逐一核查。经核查属实的问题线索*件,主要涉及公职人员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在行政审批中故意刁难企业和群众等不正之风,均依法依规进行了处理,有效回应了群众关切。

(二)全方位整治,强力肃清风气。一是纪律作风整顿。针对县直机关部分干部存在的纪律松弛、作风散漫等问题,开展专项纪律作风整顿行动。制定严格的纪律规范与工作标准,共出台相关纪律规定*项。组织纪律作风培训与教育活动*场次,覆盖县直机关干部*人次。对违反纪律作风规定的干部进行严肃处理,累计给予警告处分*人,记过处分*人,撤职处分*人,有力整肃了机关纪律作风。二是规范权力运行。对县直机关的行政权力进行全面梳理与规范,共梳理行政权力事项*项。编制详细的权力清单与运行流程图,明确各权力事项的依据、范围、程序与责任主体,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有章可循。建立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对权力行使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共开展权力运行专项监督检查*次,发现并纠正权力违规行使问题*个,有效防止权力滥用与腐败滋生。三是民生领域攻坚。聚焦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在教育领域,检查学校*所,查处违规收费问题*起,涉及金额*万元,清退违规收费*万元;在医疗领域,检查医疗机构*家,整治医药购销领域不正之风,处理违规医务人员*人;在社会保障领域,核查社保基金发放数据*条,追回违规领取社保资金*万元,切实保障了群众的民生福祉。

(三)深层次建制,巩固整治成果。一是完善制度体系。针对集中整治中发现的制度漏洞与薄弱环节,县直机关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共制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项,涵盖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行政审批、政务服务等多个方面。例如,制定《县直机关财务管理规范细则》,明确财务审批流程、报销标准与资产管理要求,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出台《县直机关行政审批效能提升制度》,规定行政审批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与服务质量。二是强化制度执行。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共开展制度执行专项检查*次,覆盖县直机关各部门。对制度执行不力的部门与个人进行严肃问责,累计通报批评部门*个,问责干部*人。通过严格的监督问责,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三是长效机制构建。积极探索建立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长效机制,将整治工作纳入县直机关D风廉政建设与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定期通报制度,对各部门整治工作进展与成效进行定期通报,共发布通报*期。形成了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的良好格局,持续巩固整治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二、存在问题

---此处隐藏1808字,下载后查看---

(三)信息化建设滞后。在信息化时代,县直机关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方面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部分部门的业务系统之间缺乏互联互通,数据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难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深度分析。例如,在政务服务与监督管理中,无法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监控与智能预警,导致对一些潜在问题的发现与处置不够及时,影响了整治工作的效率与精准度。

三、2025年工作谋划

(一)整合监督资源,构建协同监督格局。一是建立监督协调机制。成立县直机关监督协调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任组长,整合纪检监察、审计、法制、组织人事等部门的监督力量。制定监督协调工作规则,明确各部门在监督工作中的职责分工与协作方式,定期召开监督协调会议,交流监督信息,研究解决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高效协同的监督工作机制。二是打造监督信息共享平台。投入专项资金建设县直机关监督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各部门的监督数据资源,包括政务服务数据、财务数据、人事数据、行政执法数据等。建立数据标准化规范,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与实时共享。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共享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分析,精准发现问题线索,提高监督工作的智能化水平。三是强化监督结果运用。建立监督结果联合通报与问责机制,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由监督协调领导小组统一进行通报,并根据问题的性质与严重程度,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部门与责任人进行问责。将监督结果纳入县直机关各部门的D风廉政建设考核与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监督工作的闭环管理,增强监督的权威性与实效性。

(二)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预防成效。一是定制化教育内容。开展县直机关干部廉政与职业道德风险评估,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职务层级干部的风险特点,定制个性化的教育内容。例如,针对行政审批岗位干部,重点开展行政审批法规政策、廉洁审批案例分析等内容的教育;针对财务岗位干部,加强财务法规、财经纪律、廉政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教育。使教育内容更具针对性与实用性,切实满足干部的岗位需求。二是多元化教育形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化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线上,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手机APP等新媒体工具,开发廉政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在线学习、在线测试、互动交流等功能,方便干部随时随地学习。线下,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如举办廉政书画展览、廉政文艺演出、廉政主题演讲比赛等;组织干部到廉政教育基地、红色革命纪念馆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通过亲身体验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与影响力。三是效果评估与反馈。建立教育效果评估指标体系,从干部的知识掌握程度、思想认识提升、行为规范改变等方面对教育效果进行量化评估。定期开展教育效果评估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案例分析等方式收集干部对教育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根据评估结果与反馈意见,及时调整优化教育内容与形式,不断提升教育预防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增强整治工作效能。一是完善业务系统集成。对县直机关各部门的业务系统进行全面梳理与整合,打破系统之间的壁垒,实现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与集成化管理。例如,将政务服务系统、行政审批系统、行政执法系统等进行深度对接,实现数据的自动流转与共享,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与准确性。同时,加强业务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保障数据安全。二是构建智能监督体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构建县直机关智能监督体系。建立政务服务智能监控系统,对政务服务过程中的办事流程、办理时限、服务态度等进行实时监控与预警;开发行政执法监督智能分析系统,通过对行政执法数据的分析,自动识别执法不规范行为与潜在的腐败风险;运用区块链技术,对民生资金发放、项目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的数据进行存证与溯源,确保数据的真实性与不可篡改,增强监督的公信力。三是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制定县直机关信息化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引进、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一批既懂业务又懂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定期组织信息化技术培训与研讨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与技术指导,提高干部的信息化素养与应用能力。建立信息化人才激励机制,对在信息化建设与应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与团队进行表彰与奖励,为整治工作的信息化推进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