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年会上的发言

更新时间:2024-12 来源:网友投稿

2023年4月8日“中国大学创意写作联盟”成立,2024年1月22日教育部将“中文创意写作”列入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这前后发生的、承载了重大信息量的事件(多少年后,我们可能会将其视作文学教育方面的历史事件),会使我们自然想到一句话:顺应时代潮流。我也为我的学术同行们的专业敏感而敬佩。

日后,应当会有一本书:《中国大学创意写作史》。在座的都是见证人。

“创意写作”这一概念早已形成,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专业方向的设定成了“成熟的大学教育”的世界各大学的标配,而这一设定也已经开始很多年了。但我们似乎一直未能对这样的设定做出最彻底的说明:为什么会在全世界范围内设定这样的专业方向?它的背景是什么?它的理由是什么?它显然是在肯定什么文学创作理念——而在肯定什么文学创作理念的同时,一定是在否定什么文学创作理念,而这个被否定的文学创作理念又究竟是什么呢?一个根本性的话题始终沉潜在黑暗深处,没有成为我们的明确意识,我们几乎是在下意识中认可“创意写作”的意义的,尽管我们也有各种解释,但这些解释我以为都不是最后的解释。事到如今,这个话题应当明确道出了,这就是:经验至上主义被质疑甚至被否定,知识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动力被得到认识和推崇。

在漫长的文学史上,无论是文学理论家们还是作家们,无论是文学理论还是文学实践强调的都是经验——经验几乎就是文学的全部话题,或者说是统辖所有话题的母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学理论的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一话题基础之上的。那些文学大家的文学创作谈几乎千篇一律,都是在谈论生活经验、人生经验、生命经验对于文学创作的绝对意义。在中国,因为对文学“目的性”的特殊界定,加之早前的阶级意识等原因,经验更是被强调到无以复加的高度。一个作家被认可和赞扬,就是因为这个作家将经验看得至高无上,就是因为他不辞辛劳地深入某个空间、某个人群毕恭毕敬地吸纳和补充经验。而一旦一个作家被认为出现了创作的“故障”,首先想到的甚至是唯一想到的原因就是:这个作家在经验上陷入了短缺乃至匮乏的困境。大神们开出的治病良方永远是:放下身段、端正态度“扎根”应该扎根的空间和人群以获取新鲜血液般宝贵的经验。对于文学而言,经验就是生命,经验就是一切,经验就是永恒。经验至上主义甚至导致一种荒唐看法:谁有经验,谁就能生产作品;谁有经验,谁就能成为一个作家。一个识字不多的人因为将一个属于民间传说的故事直白地写出来,而被称为作家。这个作家后来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对他为什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几乎没有任何人去追问原因。

---此处隐藏2796字,下载后查看---

这一专业的设定,将会促使一门新的学问诞生:创意写作学。我不太赞成将文学创作神秘化,好像这是一块不可言说的秘境,其成因无法解释。像世界上所有学问、所有工艺一样,文学创作也是一门手艺。既然是手艺,就有艺术,就有技巧,而艺术和技巧是可以被讲述和传授的,特别是在越来越技术化的时代,我们更没有必要将文学神秘化了。我们完全可能将《源氏物语》《红楼梦》《九三年》《静静的顿河》变成文学的教科书,从而使那些希望成为作家的人从中学到文学必要的技艺。

如果我们没有充足的把握说创意写作专业是培养作家的,是不是可以说:它总能培养一些写手呢?是不是可以说:它能够将一个可能成为作家的人扶植为一个事实上的作家呢?是不是可以说:它能够将一个前途并不美妙的作家造就为一个有美妙前途的作家呢?它所形成的文学圈,是不是对于一个欲要成为作家的人具有很实际的意义呢?

“创意写作联盟”只是一个符号,但却是一个有意味的符号。它并不参与各个学校的实际创意写作教育和教学,它也没有这个权利参与。它的意义,我以为就是它加强了这个专业的存在感,就是通过会议等方式一次一次地闪光,一次一次地点火,从而使这个学科的合法性不断得以巩固。

谢谢诸位光临本次会议。

最后要特别感谢河南省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和为操办这次会议付出的辛劳、作出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