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主题党课讲稿:谱写新时代新征程意识形态工作新篇章的根本遵循

更新时间:2024-07 来源:网友投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与新时代新征程谱写意识形态工作新篇章所要遵循的立场观点方法相契合,即坚持意识形态工作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以引领意识形态工作自觉,坚持守正创新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问题导向以回答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之问,坚持系统观念以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发展规律,坚持胸怀天下以谋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认同。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坚守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立场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GCD坚守意识形态工作人民性的根本立场,就是要始终做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主体权益。

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新时代最鲜明最彻底的表达。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坚持党性即坚持并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人民性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新时代新征程,意识形态工作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既旗帜鲜明讲党性,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也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2.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中国GCD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内在要求。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应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因为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既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和发展动力,也是实践创新的生动先导。因此,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意识形态工作,就必须要集中人民智慧,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人民智慧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源头活水,并不断反馈和应用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3.保障人民主体权益。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新时代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才能不脱离人民群众,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发挥人民首创精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理论才能体现人民参与创造理论的实践,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伟大力量,并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最终都要落脚于保障人民主体权益,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最终目的就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

---此处隐藏4067字,下载后查看---

六、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谋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认同

新时代推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谋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国际认同。

1.讲好中国故事。“求同存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等思想观念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GCD人胸怀天下的高尚情怀。新时代以来,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一些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有能力做好中国的事情,更要有能力讲好中国的故事。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加强话语权建设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勇于应对斗争。与中国和合共生思想相反的是,西方一些国家长期大行其道,对中国进行各种抹黑造谣,对中国的价值渗透、西化分化从未停止,其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针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有理有利有节地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入侵进行反击。在国际上,不仅要积极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也要直面西方国家长期对我国的敌视态度和意识形态侵略,沉着应对西方的造谣抹黑,用事实证据揭露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丑陋行径。

3.谋求国际认同。坚持胸怀天下既有深厚的思想支撑,又有具体的实现路径。中国GCD坚持胸怀天下的思想理念,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基础上,超越了“我”的“单边性”和“狭隘性”,用自身的发展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将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统一起来,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和世界大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与此同时,积极应对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侵略,以斗争求团结,沉着应对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间隙和分歧,积极谋划中国主张的世界声音,将“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