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系统党课教育教案——高举“大医者”的精神旗帜,努力争做新时代最美人民医师

更新时间:2023-02 来源:网友投稿

2021年11月5日,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原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教授不幸逝世。没有热搜,没有讨论,甚至连业内许多人也都不知道。对于陈菊梅教授,大家并不陌生。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死于肝病的患者每年高达几十万,为了摘掉西方国家扣给的“肝炎大国”这顶大帽子,陈菊梅留学回国后,一头扎进了我国传染病学研究这个空白领域。为了不影响研究,她先后切掉了阑尾,摘掉了扁桃体,还分3次把牙齿都拔光了,将身上一切可能引发炎症的病灶全都清除了。陈老的胆识、气魄和“壮士断腕般”的果敢行动决绝决非一时冲动,而是贯穿了她整个人生。年少时为给家里省下几毛钱,曾一个人步行6天到几百里外的县城参加高考;1954年赴俄留学期间,甚至把人体骨架都挂在了自己的床头上,别人休息她学习,最后以全部5分成绩提前一年博士毕业;1958年调入302医院工作,她经常把自己当作“小白鼠”进行术前和麻醉试验,曾深度晕迷过3天3

夜差点“睡”了过去;2003年,78岁的陈老还像年轻人一样奔赴非典抗击第一线,几天几夜不睡觉,紧急编写出来的《非典型肺炎防治手册》,至今还在使用;2008年汶川大地震,已经83岁高龄了还激情不减,风尘仆仆来到汶川指导灾后疫情防控工作。即便86岁那年患上了帕金森症,还依然坚持每周出诊五天,每天7点半准时工作,直到2015年91岁时才正式退休。陈菊梅去世后,家人按着她的遗愿,没有发讣告,没有举办告别仪式,甚至有的亲属也不知道,而是把遗体捐献给了首都医科大学。可以说,陈老把自己的一生,精神和肉体,时间和空间,全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医学事业。

陈菊梅身高1米65,体重却只有90多斤。就是这副有些单薄瘦弱的身体,却深深蕴藏和不断释放着人生的大能量。

——陈老首个发现并应用“五味子降酶”,将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死亡率由85%以上降至38%,成为我国肝病治疗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领衔研究十余种肝病治疗新药、《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使肝衰竭患者死亡率降低了20%;独创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和方法被列入《传染病诊治规范》;首创的乙型脑炎后遗症患者“鞘内注射法”,目前仍是国内治疗乙型脑炎后遗症最有效的办法;首开切开气管救治麻疹患儿的先例,成功救治60多种数十万个感染病患者,创造了医学史上一个又一个惊人奇迹。

——陈老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项23个,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出版传染病学术专著16部……许多由自己亲自领衔的科研项目,“一作”位置往往都留给了有发展潜力的年轻人,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署。名师出高徒,陈老的桃李满天下。由陈老精心培养出来的第一个传染病学硕士生成军,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蛋白编码基因”,成为破解黑热病这个世界性难题的第一人。医院想用陈老的名字命名花园,商界许多大佬想让陈老去“站台”,《柳叶刀》《名人传记》《剑桥大学名人录》也都多次想采访她,都被一一拒绝了。

——陈老曾任国家科技发明奖医药卫生专业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肝炎防治技术指导组组长、中国肝炎基金会人工肝与血液净化科技攻关专项基金评审专家等重要职务,多次被全国评为杰出人物、一代名师、优秀共产党员,2次荣获保健工作特殊贡献奖。她却讲,“我最大的快乐,就是能为病人服好务。”

陈老活着的时候并没有轰轰烈烈,走的时候更是悄无声息的,但陈菊梅,这个既有梅的坚韧又有菊的勇敢、既有菊的淡然又有梅的超脱的陈菊梅,注定是一个让人一听起来就感动不已的名字,一记住就无法忘掉的名字,一学起来就让人停不下脚步的名字,历史一定会铭记住她的,而且时代越

---此处隐藏19175字,下载后查看---

。人总是要有点畏惧的。敬畏信仰,才会树起信仰;敬畏法纪,才会尊崇法纪;敬畏群众,才会拥有群众;敬畏职责,才会放开手脚大胆履职尽责。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管住欲望,管住初始,管住独处,也就管住民自己的人生。

第四,调好心态、练好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照亮别人,首先要守好自己。大家都知道钟南山的工作业绩,却不一定知道他还有非常强健的身体。年轻的时候他就是学校篮球队的健将,70多岁了还是医院篮球队的主力,现在80多岁了每周还坚持跑3次步,出差也要带上拉力器。台湾省的马英九,70岁了还参加“铁三赛”,70秒内能做80个俯卧撑,能用5分钟配速跑完5公里,被人称为“汗血马”。可以说,没有好的身体,成就越多留下的遗憾也越多。这几年,猝死在岗位上的医生屡见报端:复大中山医院主任医师陈培49岁、河南肿瘤医院副主任医师张恒伟48岁、天津医大二院主任医师王一41岁、华西医院医生唐江涛40岁、复大肿瘤医院医生杨立峰39岁、上高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石君38岁、北京同仁医院医师王辉32岁、湘雅医院副教授肖育众31岁、上海瑞金医院医生江金健30岁、浙大附属一院医生俞萧开27岁……49、48、41、40、39、38、32、31、27

,这一个比一个小的数字不是简单的数字,而是英年早逝!对医疗事业来说,这个年龄本来都是最好的年龄,他们都可以大展身手,都可以拥有更好的未来,但他们还都是那么年轻地走了,让人太揪心!工作强度大、作息不规律、缺乏休息和锻炼,再加上复杂的人际关系,这都是猝死的直接因素。逝者长已矣,生者长戚戚,面对这样的健康状况,我们都应该怎么做呢?!

第五,放宽眼界、放大人生。“眼界”就是世界,“格局”就是大局,有什么样的格局,就有什么样的人生。雄鹰翱翔天际,大地尽收眼底;青蛙坐井观天,终生困守一隅。世界最贵的,往往都是免费的。如阳光和时间,同志情和战友爱,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许多时候因为它是免费的,又有一些人不是怎么特别珍惜它,如时间、青春等。失去了又再也找回不来了,因此,说是免费的其实都是最贵的。量长短需要尺子,看问题也需要辩证。如果不以逝去的岁月而是以享受过的时光来计算,我们一路走来,走到现在都悟出了什么?有那么几年,你会觉得凡事很难;又有那么几年,又觉得诸事还算顺利。儿时的一些梦想可能还没有实现,但是否就后悔了当初的选择?没关系,这就是人生,它的真谛就在于经历过、奋斗着和坚持住。生活本没有标准答案,有的只是方案和预案。当我们能够重拾点滴美好的时候,其实就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因此,要放宽眼界,多看事物的明处、接纳别人的短处,帮助别人的难处,记住别人的好处。时刻记住自己要奔向何处。站在高处看远处,你才会蓦然发现,原来人生最美妙的风景,居然是你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同志们,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更是用来出发的,不要因为我们离家太久,就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最大的失败,不是没有想法而是有了想法却不去执著追求它。追求的过程,就是思想成熟的过程,就是灵魂升华的过程,就是不断走近成功的过程。在座不少同志已经过了花季年龄,我觉得只要激情在,一切都不是问题。现在就奋斗,成功不会远,因为能够到达金字塔顶峰的,除了雄鹰之外,还有金龟和蜗牛。我真的期望我的朋友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荡起双桨,明天我们一块成为人民的“大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