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思政课是最需要守正创新的,守的是思政课的价值和灵魂,创的是具体的手段和途径。具体而言,守正就是要正本清源,强化思政课的政治导向功能,坚守育人初心,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帮助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创新就是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立足网络时代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拓宽思政课的内涵和外延,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此处隐藏332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要坚持内容融入与精神涵育相统一。内容是本,精神是魂。思政课教师在把D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的同时,更要在融入过程中展现D带领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实现内容融入与精神涵育相统一。一要讲出深度。要准确理解D的二十大报告的核心要义、时代背景、实践要求和历史贡献,要讲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的原理,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融合,做到从理论话语到学术话语再到教学话语的转变。二要讲出高度。思政课教师要有强烈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心,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有着深刻的把握,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路人。三要讲出温度。思政课教师要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多采取案例分析、视频展播、课堂研讨、实践参观等丰富的教学形式,帮助解决学生思想的疑点、难点,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问,使思政课更加温暖鲜活、入脑入心。
第三,要坚持整体性与重点性相结合。纲举才能目张,以点才能带面。在体现D的二十大报告内容的整体性、丰富性的同时,要在融入过程中结合思政课的特点,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一是系统贯通。建立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性视野,从内在结构、基本框架、教育体系等维度系统谋划,体现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的高度统一。二是相互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相互耦合、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形成。三是同频共振。处理好大学思政课与中小学思政课的关系,整体规划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基础,遵循理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规律,促进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有机统一,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有效统一,达到学生政治修养、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的整体性提升。
第四,要坚持配齐教师与建强队伍相统一。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要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一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思政课教师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发自内心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成为思政课理论专家,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大学生释疑解惑。二要深入调查研究。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社会、教学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对教学对象做充分的备课,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文科、理科、工科、艺术等学科专业学生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不能一个课件“通吃”、一把尺子量到底。三是丰富教学内容。思政课教师要悟透原理、吃透教材,站好课堂大舞台,旗帜鲜明地宣讲马克思主义,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充分发掘地方红色文化、校史资源,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五,要坚持价值引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思政课传递的是精神、信仰,是学生为人处世、立德成人的价值准则。一要深化价值引领。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承载着赓续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优秀文化、展示中国特色、应对时代发展的内在价值,思政课教师要深挖其理论意蕴,始终把培养时代新人置于重要地位,彰显思政课的时代价值。二是服务社会需求。思政课必须立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时代发展的潮流中,体现思政课服务社会需求的实践价值。三是彰显中国特色。思政课教学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引导学生看清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科学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