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疫情防控先进典型材料汇编10篇

更新时间:2023-02 来源:网友投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通服设计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上级党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做好内部防护基础上,召集各地办事处党员、骨干,成立中通服设计院“战疫”支撑先锋队,全力支撑疫情防控工作。

公司党委切实扛起责任,落实应对机制,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第一时间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工作职责,多次利用C-ME系统及时召开视频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在公司党委直接部署下,1月22日起,针对疫情特点灵活采取措施,要求员工采用非集中方式开展应急通信支撑工作,同时要求做好春节后开工人员防疫工作,并明确疫情期间投标工作、员工关爱、防疫物资保障、复工复产等相关事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公司党委第一时间部署,召集各地办事处党员、骨干,成立中通服设计院“战疫”支撑先锋队,统一部署、统一调度,积极支撑建设全国各地疫情防控项目,提供应急通信支撑,要求有战必应、有战必胜,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与“疫情”赛跑,扎实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1月29日,公司党委作出决定,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自主研发产品C-ME视频会议系统,希望通过此举可以减少面对面交流,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面对免费开放系统可能带来的巨大服务需求,公司临时成立C-ME视频会议系统保障先锋队,负责系统免费开放后的社会响应服务,开通7×24小时人工客户服务热线。

1月30日,中通服设计院接到中国通服总部关于中央某部委重点项目推进要求,项目重大而紧急。公司党委高度重视,要求不惜代价、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当天,专项先锋队随即成立,设计院党委书记、总经理殷鹏任先锋队负责人,召集行政、市场、采购、通信、咨询、工程、系统集成等10多个部门,投入近50名技术骨干。从查勘、设计到物资调配、工程施工,接到通知4个小时后,组建项目管理团队,明确项目经理,12小时内,调配多专业人员,组建专业负责人团队;18小时内分工明确,各专业负责人积极开展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项目,为架起全国疫情指挥与分析生命线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司各党支部也行动起来,成立了一批战“疫”先锋队,投入人力百余人,其中党员骨干50余人。从1月29日到2月21日,设计院“先锋队“先后为南京、徐州、唐山、贵阳、北京、三亚、天津、镇江、连云港、盐城、宿迁、兰州、庆阳、邢台、昆明、兰州、苏州、长沙等十多个城市的定点医院、城市监控运

---此处隐藏24973字,下载后查看---

任务。2月3日5点30分,只休息了两个小时,突击队再次进入工作区域开始施工;施工现场有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施工作业交叉、工序繁多、工具不全等等,“我们只好将木板抬放到指定位置,用手电钻打孔穿铁丝固定,发现不牢固后,随即找小木板用螺丝钉固定。没有锤子,用老虎钳、手电钻代替。”17点30分,在突击队员连续奋战10小时,顺利完成6个医用房间的全部电路安装工作后,林尚月才稍稍松了口气。

党员的“责任”

“有新的援建任务,安排你们工区人员上,有困难吗?”2月5日17点58分,刚刚端起饭碗的沈业伍,接到了林尚月的紧急电话,沈业伍没有犹豫,“没问题,马上组织人员和机械设备!”这次紧急任务是援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1973年出生的沈业伍,是一名有着24年党龄的老党员,参加过南京鼓楼地下立交、浙江金温铁路抢险、浙江松阳金丽温高速公路等十几项工程建设,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都是冲在最前面。

今年春节,由于武汉地铁项目工期紧、任务重,沈业伍和在项目工作的儿子沈振便主动留了下来,沈业伍又把妻子接到工地过年,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工期计划。在关键时刻,能够驰援武汉“方舱医院”建设,沈业伍倍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18点13分,仅仅用了15分钟,26名工区技术主管、技术员以及施工人员已做好防护、带上工具集合准备出发。沈业伍有高血压,

晚上不能熬夜,得知沈业伍要参加援建,妻子地心里是反对的。但她知道自己拗不过他,便盯着他吃完降压药,又把接下来几天的药塞到他的背包里,反复叮嘱,才肯“放行”。

19时左右,援建队伍抵达一线,他们分成房间安装和水电安装两个小队加紧施工,沈业伍和沈振各在一队进行隔间病床改造。分配材料、安装隔板、铺设床位、水电安装……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从5日18时左右接到任务到6日早上9点,全体建设者争分夺秒、通宵达旦、全力抢建,保质保量完成了此次援建任务,为应急医院准时投用提供了保障!

爱的“谎言”

2月4日上午,林尚月又接到了“方舱医院”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援建任务。林尚月再次集结了28名突击队员,火速赶往现场。同时,武汉地铁5号线10标项目部也派了6名员工前来增援。项目部机电主管高洪刚就是其中一员。日益严重的疫情,也给项目部留守人员的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负担。“第一次去援建时,没敢跟妻子说,怕她担心。当2月2日凌晨1点多返回项目时,我看到妻子打来的20多个未接电话,我只能佯装睡着了。”高洪刚说:“后来妻子看到媒体报道了,十分后怕,让我立了不准说谎的‘军令状。”

突击队员宁春光是一名90后。“武汉是重点疫区,你要老老实实待在房间,不能出去,今天AAA上怎么显示两万多步?”2

月5日凌晨1点多,刚刚从援建地回到宿舍,宁春光就接到母亲焦急的电话,还有父亲在旁边不停地喊话。“我在项目部巡逻,没有出去,”宁春光第一次对父母说了“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宁春光再次驰援,每天的工作步数有3、4万步,为此,他关掉AAA步数,不让千里之外的父母牵挂。

那些“最美”逆行者义无反顾的一次次临危受命、一次次冲锋陷阵,为我们打造了一座座抗击疫情的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