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注重家庭美德建设弘扬传承优良家风(6852字)

更新时间:2024-05 来源:网友投稿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进入新时代,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建设问题,明确要求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他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他特别强调领导干部群体在家庭建设中的关键作用,提出要引导广大领导干部弘扬家庭美德。贯彻落实这一要求,无疑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道德建设工程,必须选择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在此过程中,既要注重研究和遵循道德养成的一般规律,充分汲取道德建设的经验教训;又要结合领导干部这一特殊群体的个性特点,探索适合“关键少数”的特色路径。引导领导干部弘扬家庭美德,必须遵循道德养成的基本规律,要把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家庭美德规范内化为领导干部的自觉信念和行为操守,并展现出重家庭、重家教、重家风的道德品质。借此机会,我谈几点体会。

一、突出认识先行,提升领导干部家庭美德认知水平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道德观念是道德实践、道德品质的前提。当前,受多重因素影响,不少领导干部的家庭观发生变化,历代中国人坚持的“家”观念式微,甚至倾向于接受西方式的家庭观念。一些领导干部表面上知道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性,但只是浮于表面的浅薄认识,没有弄清楚家庭的重要性以及家庭美德的重要性,仅仅把家庭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由此衍生家庭腐败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推进领导干部的家庭建设,势必要在校正观念认识上下功夫,解决好领导干部家庭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然而,家庭美德道德观念不可能在人的意识中自发产生,更不可能从天而降,需要通过深化道德教育增强道德认同,引导领导干部群体更加重视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内心深处认同庭美德对于个人发展、家庭美满、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深刻认识领导干部家庭美德的关键性影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从“身”到“家”到“国”再到“天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齐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而要齐家,则必须通过修身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进而把家庭管理好,形成积极健康的家庭美德。从个人发展角度看,弘扬家庭美德对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家庭应当是领导干部的心灵港湾,家人应当是领导干部的贴心人、知心人。只有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培育积极健康的家庭氛围,领导干部才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工作,才有实现人生理想的强大后盾。从家庭建设角度看,领导干部弘扬家庭美德是家庭建设的客观需要。家庭建设归根到底是要让家庭这个社会肌体保持健康状态,让家庭的每个成员保持健康心态,享受幸福美好的生活,创造更多的人生价值。各级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留给家人再多的物质利益都是靠不住的,而培育形成的家庭美德才是永恒的财富,才是留给子孙的最为珍贵的“传家宝”。从国家治理角度看,只有每个家庭都是崇德向善的,整个国家和社会才会健康稳固、充满生机。领导干部弘扬家庭美德,既是个人的需要、“小家”的需要,也是国家和社会这个“大家”的道德基石,对于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此处隐藏5525字,下载后查看---

文化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力量。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生态之中,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维、观念、习惯等不同层面的全方位影响。作为主体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对不同的文化进行鉴别、选择,进而在长期互动中变成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社会主体。加强领导干部家庭建设,要善于运用文化思维,学习文化方法,借助文化途径,培育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文化生态,对领导干部的思想行为产生深度浸润效果,形成弘扬家庭美德的无形力量。

从中华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千百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华子孙。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就了一个个家族的兴旺发达,留下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故事佳话。中国第一篇家训,就收录在最早的历史典籍《尚书》中,即其中的《无逸》一文。“无逸”的意思,就是不能贪图享乐,不能放纵自我。到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典籍就围绕“家”提出许多极富见地的思想。《礼记大学》有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我们熟知的《诫子书》《颜氏家训》《家范》《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都是规定家庭成员行为处事规范的文字记载。这些传统文化经典蕴含的家庭文化基因,已经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当前领导干部弘扬家庭美德,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常读常思经典家书家训,并体悟古代贤达的人生智慧,激活灵魂深处薪火相传的文化基因。

传承发扬中国GCD红色家风家训文化。在中国GCD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优良家风的内涵,为领导干部带头抓好家风作出了表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家风。红色家风不仅直接作用于革命家属、革命家庭,而且影响到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家庭建设。毛泽东曾提出“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的家风建设三原则,尤其是在对待子女问题上,坚决不搞特殊化。周恩来曾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定下著名的“十条家规”,为领导干部如何管好自己的亲属子女树立了标杆。朱德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来对待子女的培养和教育,强调要把子女后辈培养成革命事业的合格接班人,而不是要接“官”接“权”。这些红色家风家训,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值得广大领导干部不断开掘的精神富矿。

进一步发挥榜样文化的引领性功能。榜样是时代精神的坐标,是看得见的哲理。我们党涌现出一批高度重视家庭建设、主动弘扬家庭美德的好党员、好干部,堪为新时代领导干部学习对标的榜样。人民的好公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对家庭要求、子女教育都十分严格,留下了“带头艰苦,不搞特殊”“工作上向先进看齐,生活条件跟差的比”的家训,成为焦裕禄家中每位成员秉承的人生信条。总书记就曾讲过焦裕禄不让儿子看“白戏”的故事。除了焦裕禄,“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的党员干部谷文昌,被誉为“守岛英雄”的王继才等,都是注重家风家教的典范。他们的感人事迹,同样值得广大领导干部细细品味、对标学习。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