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月xx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x带领教科文卫工委组成人员,对全县教育“双减”及课后延时服务政策落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主要采取面对面的形式与县教育局有关负责同志、部分学校负责人、部分教师和学生家长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座谈交流、信息征集深入了解了全县教育“双减”及课后延时服务政策落地工作开展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双减”工作,将“双减”作为一项工作和重大民生工程,列入县政府重要议事议程。xx年x月x日起,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各校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等综合素质拓展活动,据统计全县中小学共组建社团xxx多个。同时各校建设了以学校教师为主、校外专业人士或志愿者参与的课后服务师资队伍。部分学校在具体实践中创新工作举措,如根据学生的不同学力分层设计作业、为每一份作业标注完成时间、整合社会及家长优质资源开发选修课程、搭建活动展示平台反推课后服务质量等。我县教育“双减”及课后延时服务工作一定程度获得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据统计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课后服务的参与率达xx%以上,初中达xx%,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课后服务参与率均在xx%以上。
二、存在问题
(一)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双减”及课后延迟服务政策减的是压力,增的是空间,发展的是“全面健康”的素养,通过对教师的抽样调查,xx%以上的教师反映人手不够,精力和能力有限,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课程及社团活动缺少专业人员辅导等问题。通过座谈交流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x.师资力量有待加强,教师的数量、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以及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等方面与现阶段教育需求相比仍存在差距,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生源分散、教学点多,教师编制相对不足;x.师资补充机制有待完善,相对于新入学及“民转公”学生数量的逐年激增,教师岗位增加的名额则显得相形见绌,补充的渠道相对单一,师生比例距离标准越来越远;x.师资培训仍需加强,教师继续深造、岗位培训、研修提高的机会较少,不能满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管理较为滞后。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双减”政策的落实见效,想要做到“双减”不减责任、不减质量、不减成长,就必须通过加强教学管理水平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实现,但调研中发现部分学校在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方面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和执行力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有:x.对“双减”相关政策的理解不深刻、认识不到位,更多是应国家政策要求而开展;x.缺少围绕“双减”相关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积极有效行动方案及对学校内外的人、财、物统筹协调整合利用的能力;x.部分学校实践创新的亮点做法未能进行总结提炼及宣传推广,校与校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联系不够紧密,未能形成多元互动、优势互补的局面。
---此处隐藏1761字,下载后查看---
三、几点建议
(一)探索新思路,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充分利用事业单位招考、特岗计划等途径加大中小学教师招聘力度,确保在编制内足额配齐教师,解决教师资源供给不足难题;二是努力为教师能力提升创造空间,不断优化教师培训体系,通过线上教研活动、学习培训、线下名师送教、组织竞赛、名师工作室等方式,为教师发展赋能,助力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是积极引进社会力量,紧密联系书法协会、舞蹈协会等社会团体,邀请专业人员来校教学辅导,提高教育教学的专业性;四是探索实行“双培养”制度,鼓励师范类学生将课后服务作为实习机会,增加教师储备,减轻教师压力。
(二)坚持新理念,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一是提高思想认识,主动加强对“双减”相关政策的学习,及时向家长做好“双减”政策解读,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家长理解、支持、配合政策的实施,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推进;二是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科学合理制定相关工作实施方案,以“双减”促“多增”,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深化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持续加强课程和作业设计,对部分学校实践探索出来的亮点举措,县教育主管部门要注意进行总结提升,推广学习。
(三)担当新作为,持续完善激励机制措施。一是制定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相关部门应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课后延迟服务补助标准;二是对已实施的激励政策,要抓好落实,做到按时足额兑现,让好政策真正起到好效果,消除教师在这方面的顾虑和担忧,稳定教师队伍,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三是加强课后服务专项资金的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水平,推动“双减”政策更好落地见效。
(四)谋划新发展,稳步解决学校场地问题。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科学预测教育资源的配置需求、学龄人口数量和结构分布变化,对教育经费投入、教师编制供给、优质教师均衡分配、学校均衡布局等资源科学合理规划,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各学校要科学合理对内部空间进行“挖潜”,如通过改造楼顶空间、调整教室桌椅实现普通教室与活动室之间的灵活切换等方式提高空间利用率;三是对学校规模确实太小,需要扩大校园面积的,结合城市建设、老城区改造等项目,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及时进行新建、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