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D的二十大报告中,简明扼要地提出了新时代好青年的标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这一标准的提出,既符合历史发展的脉络走向,也是理论和现实实践的需要,具有重大的意义。此标准既是价值导向,也是素质要求,深刻认识、大力弘扬、认真践行此标准既有利于D和国家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又有利于新时代青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D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好青年的标准
提出的新时代好青年标准是基于历史传统的赓续、中国式现代化征程对青年的必然要求,以及当代青年的现实情况,具备内在的生成逻辑,是历史赓续、理论认识与现实境遇有机统一的产物。
(一)中国共产D历来重视好青年的培养。一直以来,D和国家对青年工作的根本要求是始终坚持围绕D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依据D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来确定自身的任务与目标;相应的,对青年的要求,即好青年的标准也随着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与核心需求不断发展变化。首先,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三好”青年与“又红又专”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各行各业百废待举,D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领导人民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基础。在这个开天辟地的特殊阶段,要求广大青年具有“一切为祖国”的思想觉悟与价值取向。同志号召青年投身建设,在社会实践中成长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青年”,成长为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与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建设工业化国家奉献青春力量;其中对知识青年还提出了“又红又专”的要求,即既懂又懂业务、技术。在此号召下,涌现出大批积极奉献的进步青年:闻名全国的农业劳模李顺达、使爱国主义劳动竞赛运动在全国范围获得广泛深入发展的马恒昌、因创造先进工作法而闻名全国的郝建秀、改造造纸机的宋春化、热修马丁炉的潘长友、女工纺织能手朱玖、英勇护厂的吴坤山等,便是这一时期著名的劳动模范,他们在各自领域为新中国的建设奉献了青春力量。其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四有新人”“四个统一”与“四个新一代”标准。D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D人将D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推动各个方面的改革,制定了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这一阶段,需要的不仅仅是普通劳动力,更亟须知识型人才。因此,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要求青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奋斗。有理想,青年在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才不会迷失前进的方向;有道德、有纪律,青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坚守底线;有文化,青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才能有所作为。世纪交替、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谷,D中央科学判断形势、全面把握大局,与时俱进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大力推进D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决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这一面临空前巨大困难和压力时期,对青年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要求青年在深刻理解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做到“四个统一”,即将科学文化与思想修养、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有机统一起来。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仍需接力奋进续伟业,继往开来谋新篇。这一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D中央要求广大青年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努力成为“四个新一代”,即“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好青年”标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极大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极大提升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D和国家事业发生一系列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使得D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转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了广大青年新的历史使命。总结D的青年工作历史经验,提出了“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标准。纵观好青年标准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三好青年”与“又红又专”到“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再到“四个统一”与“四个新一代”,再到“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均是D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青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鞭策与要求,体现出了与时俱进与一脉相承,兼具了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统一,蕴藏着我们D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新时代好青年标准是适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结果。(二)新时代现实情况的客观需要。D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众所周知,中国式现代化规模宏大、目标高远、要求全面,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一直以来,青年都是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的部分。社会发展状况决定着青年发展,青年发展对社会发展又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辩证的、根本性关联。当前,恰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在日趋完善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向作用下,当代青年的各项基本需求均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拥有了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肩负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但与此同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的时代背景也给D和国家,以及当代青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目前,当代青年自身存在的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不仅制约着青年自身的发展,更关乎着D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这些问题包括:一是理想信念仍需继续巩固。从宏观层面看,新时代中国青年理想信念更为坚定,绝大多数青年坚信中国道路、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从微观层面看,青年思想活跃但涉世未深、充满激情但缺乏意志力,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困惑: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肩负的历史使命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怎样实现有意义的人生?等等。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全面实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青年成长的社会环境日趋复杂,青年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也容易在西方现代化带来的多元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出现偏差,容易陷入拜金主义、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及民粹主义陷阱。基于这一现状,当代青年仍需进一步引导教育。使其坚定崇高信念、追求远大理想。二是责任担当意识仍需进一步加强。从整体来看,新时代中国青年能够有序参与生活、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脱贫攻坚等重大事务中展现出了应有的责任担当。从局部进行审视,部分青年仍受到精致利己主义影响,追求个人利益,缺乏责任担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多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仍有部分青年热衷追名逐利与物质享受,奉行工具价值追求与个人主义,一切行为的出发点为一己私欲,利用一些隐蔽的方式实现个人诉求而不顾及集体利益和整体利益,未能在社会发展中展现真正的青春担当,有待重塑责任和奉献意识。三是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风貌仍需大力塑造。随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超过2500万贫困青年彻底摆脱贫困,中国青年共同迈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中国青年的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跃升,青年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加丰富、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在物质充裕条件下成长顺遂的新一代青年大都未经受过生活苦难的磨砺,缺乏艰苦奋斗的经历,从而滋生“佛系”“躺平”思想与“空心病”,甚至出现成为异化的单向度的人的倾向。加之现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各行各业“内卷”蔚然成风,广大青年普遍面临着不断增多的心理冲突与焦虑,处于相对弱势位置的青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奋斗和努力,选择“摆烂”或顺势“躺平”。目前,我国正面临青年人口规模逐渐缩小、老年人口规模持续扩大的现实状况,进一步加重了青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负担。据《中国青年人口与发展统计报告(2018)》数据,截至2016年底,14-35岁青年人口数量约为4.3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31.32%,相比往年,青年人口总数和占比都呈现出逐渐下降态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最新相关研究也显示,当前我国青年人口规模呈不断下降趋势,2030年将会降至3.57亿人,2050年将降至2.57亿人;且青年人口规模减小与老年人口规模扩大叠加,2020年我国青年人口仅占16.43%,预计2025年将降至14.58%,2030年将为13.58%,2050年则只有11.15%。通过以上数据分析,青年人口总规模的缩小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生力军的匮乏;老年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又进一步加剧了有限生力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负担与难度。因此,当代青年必须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以能吃苦、肯奋斗的精神面貌,更好地承担起全面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与时代重任。
二、深刻领会新时代好青年的科学内涵
---此处隐藏7141字,下载后查看---
(一)高度重视青年的组织与领导,夯实培养根基。D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D中央明确提出“D管青年”原则,大力倡导“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群团工作改革,使共青团与青年联合会、学生联合会等群团组织形成合力,开创了D的群团工作新局面,D的青年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召开了D的历史上第一次D的群团工作会议,制定了第一部以青年为主体的专项发展规划——《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发布了第一部青年白皮书。根据共青团中央2023年5月3日发布的《中国共青团团内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共有共青团员7358.3万名、共青团组织409.3万个。新时代新阶段,继续着力发挥共青团作为D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大力推进团的组织和工作创新,主动扩大共青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向社会各领域(包括网络空间)延伸共青团的工作,努力成为广大青年信赖和依靠的组织力量,夯实好青年的培养根基。培养新时代好青年还需在一如既往坚持“D管青年”的工作原则。一方面,中国共产D必须始终代表、赢得、依靠广大青年,把青年一代培养造就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全D的共同责任。各级D委和政府要充分信任、热情关心、严格要求青年;各级领导干部要关注青年愿望、帮助青年发展、支持青年创业,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做青年工作的热心人,为青年成长成才和建功立业创造有利条件、提供丰富机会、搭建广阔舞台。另一方面,中国共产D必须加强对青年组织的建设与领导。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D的领导,作为中国青年运动先锋队的共青团才能保持其以D的旗帜为旗帜、以D的意志为意志、以D的使命为使命的根本特质和鲜明优势,真正成为D的忠实助手和可靠后备军,团结带领青年沿着正确方向前行前进。此外,青联和学联作为D的群团组织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将D的领导融入其血脉中,不断保持和增强其性、先进性、群众性,持续推进青联和学联组织改革,促其认真履行职能,积极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地听D话、跟D走。
(二)牢抓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落实培养目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句古语阐述了人才培养的辩证法。人无德不立,“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先决条件;以人为本,树人是立德的价值和最终目标。离开“立德”谈树人会偏离方向,离开树人谈立德将流于形式。在多个场合强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培养出新时代好青年的有力抓手。明大德,树立远大理想。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一方面,要引导青年坚定立场,热爱祖国和人民,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纷繁复杂的局势中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作为个人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帮助青年深刻认识到明大德,就是时刻践行对国家、对民族的崇高历史使命,就是“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责无旁贷,就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匹夫有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胆魄,就是“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满腔热血,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守公德,担当时代使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公德即公共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道德价值要求。青年作为标志时代最灵敏的晴雨表,其价值取向决定着整个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应当发挥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积极作用。教育引导青年深刻认识公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将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谐社会作为个人价值准则,将个人“小我”融入社会“大我”,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担当时代使命。严私德,涵养吃苦奋斗精神。“百行德为首,品洁人自高”。私德即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常指个人品行修养。严私德才能守公德,守公德才能明大德。教育引导青年严私德,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培养和强化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意识和能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并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价值内涵。当然,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敦促青年躬身践行,在严私德中守公德,在守公德中明大德,在隐蔽微小的地方下功夫;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锤炼能吃苦肯奋斗的品行。总而言之,教育者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各项立德树人的教育活动,以提升青年的人文精神和综合素质为导向,以培养人格健全、锐意进取的复合型人才为最高目标,精心设计、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文化内涵、德育因素、人文精神,引导青年自觉加强锤炼思想品德修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三)充分激发青年主观能动性,促进青年自我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主体是青年本身,只有科学认识青年本质、充分激发广大青年的主观能动性,有效调动其自觉成为新时代好青年的内在驱动力,培养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第一,要科学认识青年本质。青年的本质是对青年根本性质的哲学概括,是认识和把握青年的理论工具。青年从属于人,马克思主义对青年本质的正确认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上建立人的本质理论中完成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指出理解人的本质的首要前提是“现实的人”,即“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的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青年作为人类中的群体必然具有这一人的本质属性即共性,又具有其特殊本质属性即个性,“就青年的本质来说,是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人的本质的特殊反映。”青年本质中的特殊性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不同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把青年的存在及其历史放到现实社会与实际历史进程中去考察,并特别指出无产阶级青年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真正力量”,是“人类的未来”“我们的未来比任何时期都更多地取决于正在成长的一代,因为他们必须解决日益增长的矛盾”。也多次指出,青年具有无限的活力和创造性以及锐意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是D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第二,要强化青年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首先,引导青年认识自身主体地位。唯物史观确立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青年作为人民群众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具有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青年的主体地位,认为青年(主要指无产阶级青年)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真正力量”,是“人类的未来”。我们D和国家也在此基础上明确了青年的主体地位,是D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帮助青年认识并认同自身主体地位,有利于新时代青年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而激发其想要成为新时代好青年的主观意愿。其次,促进青年提高主体能力。马克思主义一直把人的能力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来研究,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要成为可能,人的能力发展必须达到相应程度。青年要实现全面发展,必须提高自身主体能力。主体能力的形成光靠学习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将书本上学到的间接经验转化为实践指南,在实践中深入挖掘自身的潜力和智慧,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本领,将自己锻造成为“能力人”,才能成为D和人民需要的好青年。最后,帮助青年实现主体价值。人的主体价值的实现依赖人对物质性的实践手段的占有,即人能够支配自己活动的必备条件,包括对生产、生活资料的占有,包括对技术手段、组织机构、信息手段等的占有。充分落实“青年优先发展”的理念与政策,可以帮助青年拥有能够自己支配、自己控制的,满足自身意愿和权益的力量,以激发潜能实现创造价值的价值,造福人民和社会。第三,要厚植青年的志气、骨气与底气,激活其内驱力。“志气”来源于家国情怀,志气也是理想信念,要教育引导青年主体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理想信念的“志气”灯塔照亮人生成长的方向道路,进一步增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崇高理想。“骨气”来源于自信,我们要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传递给广大青年主体,从而转化为青年自身的主体自信,让他们自信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自信于D的领导,自信于百年的艰苦奋斗,自信于今天的建设成就,更加清晰明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敢于“啃硬骨头”攻坚克难,突破“卡脖子”等困境,乐于在平凡的岗位默默奉献,在不同的岗位做伟大时代的参与者、贡献者,用“骨气”挺起民族的脊梁。“底气”来源于实力,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拥有了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的能力素质,才能够有底气。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传授青年基本知识,更要引导他们学会和改进学习的方法。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培养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长为新时代好青年,在新时代施展才华、建功立业。
同志们,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青年的组织与领导、牢抓立德树人根本途径、充分激发青年主观能动性,将青年发展与民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将青年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