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新质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4-10 来源:网友投稿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面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和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状,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新质人才队伍建设座谈会,目的是深入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新质人才队伍建设,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领会培育新质人才的本质要求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是培育新质人才,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培养与现代科技及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符合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新质人才,才能提升新质生产力的效能,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一)新质人才要适配“模式的转变”。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力形态,摒弃了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向以技术创新、模式变革为核心的发展路径。这种生产力形态在数字时代表现出更强的融合性和创新性,推动了发展方式、动力、领域和质量的全面变革。为了适应这种发展模式的转变,新质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及广阔的跨界融合思维,等等。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了新质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所在。

(二)新质人才要适配“质量的跃升”。新质生产力代表着一种高质量、跨越式的发展新趋势。它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在“相加”的基础上,通过乘法效应“相乘”实现生产效能的指数级增长。以国产芯片在技术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为例,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高科技领域即将迎来一次大踏步的前进,从而引领全新的、不同于以往的质态发展。面对这一发展质量的跃升,新质人才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新质人才不仅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洞察现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实施创新的解决方案,还需拥有跨学科的知识储备,能够融合多个学科的知识,以适应各种复杂局面并推动实现“质量的跃升”。

---此处隐藏3555字,下载后查看---

(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发挥新质人才优势、增强人才内生动力、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的必然要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建立更为灵活高效的人才管理机制,持续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让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一是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评价机制作为人才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新质人才的选拔、培养、任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开展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有利于推动形成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因此,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持续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全方位多层次评价人才,切实提高人才评价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加快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二是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健全技术入股、股权期权激励、分红奖励等激励政策,完善科研人员发明成果权益共享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特殊新质人才采取特殊优惠政策,不拘一格选拔、使用和激励人才。

(三)搭建人才培养平台。搭好干事创业的舞台,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是对人才最大的尊重和爱护,也是把我国科研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新质动能的重要举措。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创新平台中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优化人才引育生态的关键一环。一是强化实绩实干导向。把人才从不必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倡导科研自主、评审自主,使其想为、能为、敢为。尤其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更要大胆选派素质高、能力强的青年人才“挑大梁”,支持引导其朝着创业创新的最前沿发展,帮助其在实践锻炼中成将成才。二是注重政策支持和引导激励。推动科研机构、企业构建以岗位、能力和业绩为主要影响因素的收益分配体制,促进集成创新和基础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让新质人才有更多用武之地。三是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组建跨学科团队,促进不同领域人才的交流与合作,激发人才创新灵感和创造力;注重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氛围,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人才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四)优化人才培养生态。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健康、活跃、富有创新力的人才生态,不仅能够激发人才潜能,更能汇聚智慧推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一是优化事业生态。通过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集群。同时,加强产业环境、人才发展平台和科技园区建设,为人才提供发展机遇和创新创业的优质平台。二是优化服务生态。强化人才服务意识,完善人才服务体系。通过优化市场环境、产业环境和人力资源市场,促进产业、人才、政策、资金和服务之间的协同发展。积极提升政府效能、法治水平、监管效能和营商环境水平,为人才提供一流的支持和服务环境。三是优化发展环境。以培育人才友好型环境为中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打造宜居宜业、美好幸福、充满活力的人才发展生态,满足新质人才的多样化发展需求,为人才的长期发展和安居乐业提供有力保障。要努力打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政策环境,着力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的科研环境,不求全责备,不论资排辈,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要坚持用良好环境吸引人才,厚植人才成长沃土,树立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热爱创新、人人争先创新的浓厚社会氛围,汇聚起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磅礴力量。

同志们,新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在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