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才工作经验做法:打造精准引才模式开创“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互融”生动局面

更新时间:2024-10 来源:网友投稿

(一)“机制+政策”同频升级,构建产才融合的“四梁八柱”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实现一体化推进。市县联动,部门联合,整合市高层次人才协会、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等资源力量,围绕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和钢铁四大主导产业,分别建立产才融合创新中心。通过创新中心设立,深入园区、企业摸排人才、技术需求,帮助招才引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出台全域新政,提供一揽子支持。面向海内外发布“大展宏图人才计划”,对来*市创新创业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专门人才、名校优生等给予创业扶持、购(租)房补助、生活补贴等全方位优惠政策,给予驻*市高校、科研院所各类人才同城待遇,高校毕业生引进补贴周期和金额在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中位居前列。

三是坚持人才优先,加大一系列投入。市县镇三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保持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成立10亿元“*市科创投资基金”,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人才企业的扶持力度;每年组织项目评审资助,近年来累计向1587名领军人才发放资助资金14.96亿元,其中有18个领军人才单体获1000万元无偿资助。

---此处隐藏2254字,下载后查看---

三是产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积极招引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制造业、木制品加工、农产品加工等方面专技人才,形成以人促产的良好局面。五大主导产业经济贡献度超90%,汇集各类人才超6万人,形成强劲的辐射带动效应。

三、经验启示

一是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GCD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GCD领导。实践证明,党的领导越是坚强有力,人才事业就越能蓬勃发展,人才优势就越能充分彰显。

二是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好钢用在刀刃上,只有把有限的资源合理科学配置,集中投入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产业平台建设、人才鼓励激励等方面,创优人才整体发展环境,厚植引才土壤,才能形成“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发展”的发展格局。

三是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社会条件。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必须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

《市人才工作经验做法:打造精准引才模式开创“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产才互融”生动局面.doc》
   推荐度:
一键复制下载本篇下载全站
 登录  注册 

5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199元/无限下载
1年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89元/无限下载
终身网站会员
周年庆 特惠充值中
279元/无限下载
单篇下载
单次下载
8.9元/次
微信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限网站充值用户

点卡激活的用户,点击这里联系客服找回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