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智慧和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灵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新时代,充分利用和发挥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深入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中的巨大能量,用数字要素赓续中华文脉,大力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打造富有时代特色和内涵的文化品牌,为与时俱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活化与创新路径。借此机会,我谈几点浅见,以供大家参考。
一、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道德观念和生活哲学,是实现价值引领和增进文化认同的重要来源,因此,也成为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实现“以文化人”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数字技术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化人的重要引擎。
数字技术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实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观念及道德追求,有助于提升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数字新媒体、网络课程等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不仅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还能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认同感,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尤其“Z世代”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和受众面,更有利于贴近群众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规律。例如,2023年举办的第六届厦门市中小学创客大赛,以“数字赋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不仅让广大学生更加便捷、直观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蕴含的精神价值,其创新成果也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获得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学习。
数字技术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着最为朴素的人文思想、道德理念和政治智慧,凝聚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导向。借助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等思想精华,对古文化街区、名人故居、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能真实、立体、形象、生动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和精神感召力,有利于提升人们思想认知、道德水平、文化修养、审美水准,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也增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例如,××市打造完成的汉沽飞镲赵满宗、祥音法鼓田文起、庆音法鼓傅宝安、京东大鼓倪万珠等4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结合现代音乐通过微视频等方式进行了有效传播,引发积极关注和好评。可见,借助现代化的数字载体,可以有效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社会、教育群众、推动发展的功能,更好地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此处隐藏2882字,下载后查看---
四、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兴业”
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会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衍生文化消费新场景,带来新的增长点,也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注入了强劲动力。
积极培育数字文化新业态。数字文化产业是以网络为依托,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挖掘文化资源为方向,带动经济社会文化整体发展的新兴文化产业,其关键是把握和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推动形成品牌化形象化,从而建立独有的文化IP,实现具有长期生命力和商业价值的跨媒介内容运营,增强文化竞争力和影响力。数字文化、IP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可以衍生出大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城市IP与各地特色文化产业进行融合创新,也可以进一步打造原创城市文创品牌。以“新中式”为例,《2023“新中式”潮流生活数据报告》显示,“新中式”这一文化概念通过数字技术、数字平台广泛地同百姓生活相融合,形成了追求“新中式”、推广“新中式”的文化热潮。中华服饰、古代乐器、传统糕点等小众品牌频频“爆火”“出圈”,走出了从“网红产品”向国民品牌的优质转型之路。
积极探索文旅融合产业集群新模式。数字技术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变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崭新通道。通过深化“数字+文化”模式,优化布局数字文化产业,利用三维建模、互动投影、全息投影等现代数字技术,深化同文旅业、娱乐业、传媒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开发打造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开发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等不受时空限制的线上新形态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拓展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渠道,增强文化产业的社会互动性、时效性,在更大范围内整合文化产业链条,形成一套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生态体系。例如,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推动国风热潮的持续升温,积极定位用户需求,开拓云消费、云展览等新型文化消费场景,打造视觉效果和风格表达独树一帜的国风潮流,持续提升文化品牌吸引力,集聚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以上发言,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