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他们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智能化趋势,熟练使用新型生产工具,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解决核心技术难题,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极大贡献。多年来,各级部门和工会组织切实履职,在推动企业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健全完善技能人才激励导向机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建设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推动企业在评先评优时主动向技能人才倾斜,给予技能人才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劳模、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提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一线职工技能人才比例;协调企业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向管理人才流动机制。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授予技能竞赛优胜选手五一劳动奖章、先进工作者和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二是畅通技能人才成长成才路径。推动完善人社部制定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在一些企业关键职业工种、关键岗位建立了首席技师和特级技师制度,解决高技能人才对应职业技能等级认证问题。支持企业内部建立自己的职业技能等级体系,为职工技能提升优化路径。三是健全技能人才薪酬激励机制。企业向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提升的职工发放一次性奖励,向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的职工按月发放技能补贴,对参加技能竞赛的获奖职工予以专项奖励。职工的基本薪酬与入职年限挂钩,绩效工资与职称等级关联,体现“技高者多得”的分配原则。
---此处隐藏536字,下载后查看---
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依然存在:干部和工人身份的区分,让部分技能人才局限于工人身份,不能评职称,走技术人员序列;在职位晋升上,技能人才与管理人员界限分明;一些企业不鼓励职工技能等级提升,担心职工跳槽或要求更高薪酬;职业技能等级划分中缺少与高技能人才对应的等级。从社会层面来看,基于网络经济发展产生的新就业形态对传统制造业构成了强有力的竞争,新一代职工选择制造业的比例有所减少。制造业工作条件相对艰苦,薪酬待遇较低,产业工人流失现象时有发生。基于此,必须完善激励导向机制,推动建设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创新工作机制,精准高效开展思想政治引领。通过主流媒体、互联网等思想阵地,全方位、多层级宣传劳模先进典型,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示范引领作用。发挥网络媒体平台优势,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爱岗敬业的社会风尚、树立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相结合,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大力宣传产业工人先进事迹,宣传产业工人为改革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舆论氛围,提升对产业工人职业的认同感。
提升技能素质,畅通产业工人成长成才渠道。建立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持续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技能专家选拔等工作。做好协调和综合服务,推动产教深入融合,建立健全技能评定体系,协调建设实训基地,助力产业工人技能提升体系突破瓶颈。加强工匠学院和网上工匠学堂建设,通过网络平台回应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展各类劳动技能竞赛和技术创新活动,让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建设劳模和工匠人才(职工)创新工作室,培育更多创新成果。推动企业建立健全相应机制,对劳动和技能竞赛优胜选手在培训深造、晋升提拔等方面予以倾斜。协调有关部门细化职业技能等级,确定高技能人才评定标准。持续拓宽职业发展通道,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之间的横向流动。
筑牢发展平台,加大技能提升激励力度。推动企业提升一线职工、产业工人薪酬待遇水平,提高工资集体协商实效性,建立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且使工资增长更多向一线倾斜。协助完善产业工人薪酬激励机制,让工资体系体现技能等级提升与作用发挥评价等因素。完善各类技能人才津补贴制度,对于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关键高技能人才,探索建立相应的薪酬分配体系。加强对制造业技能人才的支持力度,给予相关企业和技能人才优惠政策和补贴,促使技能人才待遇向专业技术人才待遇逐渐看齐。
中国国防邮电工会电子信息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