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健全城市规划体系。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近年来,**区不断图强求变、创新思路,积极探索“一引领双融合三化”(坚持党建引领,健全常态化管理和应急管理动态融合,构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服务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夯实根基、搭建阵地、优化体系、完善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水平,切实激活基层治理“红色动能”。
加强党的领导,完善运行管理机制。优化“全链条”指挥体系。建立由**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全区“一引领双融合三化”模式。搭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架构,通过“第一书记”“双报到”、临时党支部、区域化党建平台等有效形式,实行“AB角”转换机制,确保各项指令直达基层、快速反应、及时落实。健全“全要素”治理网格。加强资源配置,把公共服务、社会服务、警力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下沉到全区4700余个网格内,实现“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服务零距离”。配备专兼职网格员,分段管理责任到人,全面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完善“全成员”清单机制。摸排掌握各镇(街)、社区的老年人、婴幼儿、特殊困难群体等常住人口重点人群的基础信息,建立动态台账。同时深入挖掘具有医疗救护、网络安全、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专业技能的辖区居民,完善“属地人才库”,实行资源、需求、服务三大项分类管理、精准匹配;各职能部门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聚焦“一老一幼”、特殊人群,精准开展志愿服务,努力实现“全人员参与、全方位覆盖”。
加强设施建设,升级党群服务阵地。完善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全域打造升级“初心家园”党群阵地,各社区利用闲置物业等资源打造便民驿站、书香驿站、运动驿站、零工驿站、社工驿站“五大驿站”280余个,推动党群服务阵地和各类社区综合服务阵地、公共服务活动阵地、企业服务阵地等的综合利用。加快“10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着眼“一门式”综合服务,探索整合性服务模式,在学院南路街道、永红桥街道、文北街道探索“睦邻街区”建设,通过“睦邻合伙人”模式,引进第三方社会组织、志愿团体,打造“睦邻食堂”12个、家政服务室8个、学生自习室15个、便民市场8个、日间照料点85个,让居民日常生活越来越便捷,为社区聚集人气。在此基础上,将硬件设施、应急物资、人员保障作为基础性工作重点推进,聚焦扩容空间、丰富种类、专业性强三大要素,为应对各类公共突发紧急事件提供有力物资及人员力量。聚焦基层群众日常帮扶。“3+2”小组(“3”即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即网格员、志愿者)常态化开展“爱在**,上门行动”活动,发挥“两代表一委员”在精细化服务群众方面的优势,辅助市级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更好服务基层群众;延伸打造“微心愿·我帮办”党建项目,精准服务4大类、16小类特殊人群,夯实平时联动基础,积蓄协作惯性,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居、难事不出镇(街),不断满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社会动员,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党员带头干。**区依托市、区两级机关单位党组织和2000余名在职党员力量常态化下沉机制,以“双报到”赋能基层治理,协助社区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抓文娱,帮助解决群众身边烦心事,涌现出“红色帮帮团”“老帮老”志愿服务队、“共享爷爷奶奶”等典型团体,将党的服务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群众跟着干。建立街道、社区两级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居民碰头会,研究破解难题;组建由先锋党员、爱心企业、热心居民等多领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为居民提供“爱心”雨具、医疗用品、健康义诊、理发按摩、家电维修、助残扶困等普惠性服务,形成和睦友爱的邻里氛围。绘就同心圆。建立“双报到”“手拉手”“共建单位”党建联盟,以“协议+合作+共建”的形式,将资源引入社区一线落地落实;通过梳理楼宇企业、小商户、人力资源产业园等企业党员分布、党组织设置、党群阵地等情况,创建“楼e家”党建联盟,实现“立体式”楼宇党建新布局;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领域,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委员会和户外工作者“流动党员”党支部,进一步严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基层组织设置,织密基层治理“同心圆”。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