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开启了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县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我省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结合起来,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聚焦“农业富县、工业强县、生态秀县、教育兴县”发展目标,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各领域改革落实,加快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处隐藏192字,下载后查看---
聚焦“农业富县”,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百万人口大县,也是“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龙牙百合之乡”。我们将围绕农产品加工转化主导型县域经济定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发挥“三农”在全县高质量发展大局中的压舱石作用。培育壮大乡村富民产业。立足特色资源,支持以金银花、龙牙百合为主的中药材产业链和以辣椒为主的富硒农产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进金银花和龙牙百合高值化利用产业集群发展、“**辣椒”国家农业产业集群项目实施。建设一批上规模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擦亮“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金字招牌,打造“隆”字品牌和产品,打造优势特色百亿产业。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做细做实片组邻“三长制”,推进党建、治理、服务等各类网格“多网融合”,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构筑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建立健全“带得久、带得稳、带得实”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提高农民就业创业能力,激发内生动力。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用好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车间、“零工驿站”等,带动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加强农村“三资”管理,坚持“县统筹+镇组织+村运作”,探索村公司入股优质企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常态化运行“三网三员三色”监测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聚焦“工业强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做强实业、创新引领,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在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立足产业基础,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势产业巩固延伸和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实施“五个十亿”发展计划,加快打造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聚焦电子、体育运动用品、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积极培育京能新能源、和亚运动、鸿展科技等一批“链主”企业,实施一批标志性产业项目。全面提升园区质量效益。推进产业园区运行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推进工业产业向高新区聚集。围绕轻工智能制造、富硒农产品加工“一主一特”产业,引导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大力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优化亩均效益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精准招商引资,提高土地、厂房、资金等资源要素利用效率。提质改善县域营商环境。常态化推进“两重”“两新”送解优专项行动,深化政银企洽谈会、企业家接待日等活动机制,发挥“支帮促”工作组作用,全面助企纾困增效。拓展“互联网+”服务应用,建设运营好“湘易办”超级服务端,推动政务服务从“网上可办”向“掌上易办”转变。推进营商环境评价“三个全覆盖”,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聚焦“生态秀县”,厚植绿色发展底色。坚持以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健全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深化赧水等重点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尾矿库治理,抓实城乡黑臭水体治理,持续推进城乡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扎实推进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反馈问题整改,以问题整改带动生态环境全域治理。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持续推进石漠化造林,着力提升森林覆盖率。加强资源集约节约循环利用,实施传统产业清洁化循环化低碳化改造,培育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推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巩固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成果,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牢牢守住绿色安全底线。做好生态旅游融合文章。依托**独特的生态气候、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花瑶民族风情和非遗传承优势,突出“魏源故里、早安**、云上花瑶”,推动相关的产品开发、设施配备和服务水平提升,推出更多彰显“文化味+烟火气”、具有**辨识度的文旅产品。全面提升大花瑶景区基础设施,围绕花瑶“凉都”品牌,发展“凉风经济”,打造世界知名全国著名的高山台地旅游目的地。
聚焦“教育兴县”,强化科教人才支撑。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培养更多堪当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重任的专业型干部和创新型人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根据人口发展趋势,优化学校布局、教师结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加快高中阶段学校有特色、多样化发展,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让教育改革成果惠及千家万户。强化科技创新引擎。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与**大学、**农业大学、南华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作用,鼓励企业集聚创新人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坚定推行人才强县战略,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耕“引育留用”全链条,锻造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全面落实“魏源人才行动计划”,建立健全靶向引才、平台聚才、柔性引才、专家荐才机制,落实县领导结对联系专家制度,深化“智汇**·高校共行”校地合作,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回隆来隆。落实人才下乡行动,加大基层本土人才定向培养力度,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到基层建功立业。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