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镇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建设“三兴四强”现代化镇域为抓手,团结带领镇村干部群众,积极作为、担当实干,聚焦“制造立市、项目兴城”目标,统筹推进防范风险守底线、经济发展稳增收、乡村振兴见成效、民生福祉提品质、基层治理有实效、争先创优新突破等重点工作,全镇经济社会取得显著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4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坚持制造业当家,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一是工业“主引擎”作用凸显。智能制造、新材料两大产业集群增速分别达28.7%、19.5%。招引落户长远锂科等重点企业5家,纳统年产值21.3亿元。新增“个转企”4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二是产业项目提速提效。加快建设华泰天成材料产业园、天欣锂电池智能制造产业园,汇龙新能源产业园建成投产,启动南水片区平方公里级综合整治,开工建设3个旧工业区整治提升项目,全县首个10kV级别大型工商业储能并网项目落地我镇。三是企业服务优质高效。制定“1122”重点企业及核心项目“一企一策”服务方案,组建重点企业走访专班,由科级干部带头,每季度完成现场走访,全年解决企业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诉求85件,惠及企业126家。
(二)坚持超常规谋划,智造强镇加速成长。一是规划统筹高位推进。组建智造强镇建设指挥部,高标准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加快构建“一城三园四带”空间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园区、新材料创新集聚区、新能源新制造专业园等。二是连片开发紧锣密鼓。谋划开发贝石片区等4大集中连片区域,规划产业空间280万平方米。水边片区“工业上楼”项目计划及规划通过“二审”,生物医药园“工业上楼”项目完成“三审”及建筑物拆除。三是征拆整备如火如荼。成立重点项目征拆攻坚领导小组,高标准完成9处土地入库,入库面积34.11公顷。推进凤塘小学配套道路等10个棚户区征拆项目,完成1.18万平方米建筑物征收。
---此处隐藏3073字,下载后查看---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持续稳住工业基本盘。一是巩固提升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围绕三大重点产业领域,锚定工业产值达500亿元以上的远景目标,对接重点产业项目、投融资平台,推动华泰天成材料等产业园区投产,推动新华电子等企业实施技改项目100个以上,力争技改投资实现30%以上。二是高标准推进园区提质增效。完成2个旧工业区整治提升,推动创客等2个工业区提质增效,腾挪产业空间8.79万平方米;通过招商大会、以商招商等方式招引县外优质项目,实现集体物业空置率不高于5%,打造新型工业化标杆园区2个以上、智能制造标杆示范项目3个以上,完成“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建设。三是靶向招商招大引强。成立产业招商联盟,抢企业、降成本,招引落户亿元企业5家以上,实现产值(营收)增量不少于50亿元,完成2家新能源汽车品牌入驻,积极打造园区(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时段服务。
(二)加快谋划智造强镇建设,全力以赴推进空间拓展。一是推动片区规划修编。协助完善智造强镇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加快综合交通规划、片区城市设计、城中村改造、低效用地等专项规划进度,实现规划成果有效传导至法定图则。二是加快集中连片开发。开工建设生物医药园“工业上楼”,推动水边片区“工业上楼”完成“三审一签”,实现园区4.5公顷土地入库,开工建设银山宝新,北京路路西侧项目、沙村及南北旧村项目完成专项规划编制审批。三是高效开展整备征收。完成石地块土地整备利益统筹,研究立项东片区、下屋社区上排利益统筹项目,实施5个项目土地清拆,全力推动10个项目土地入库,全年入库面积不少于5.6公顷。
(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稳步提升群众幸福感。一是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政府投资项目立项10个以上、开工20个以上、完工10个以上。立项5所社区医院改扩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社康中心1家,打造长者服务站1个,社区托育服务点全覆盖100%,创建“5分钟社会救援圈”示范点15个。二是持续补齐公共配套。加快保障房改造提升,供应房源不少于500套,完成10个社区3000户、零散楼栋1000户天然气通气点火,成立3个社区工作站。三是织密织牢交通路网。开工建设3条道路,完工配套道路3条道路,新建非机动车道10公里、停车位400个,新增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200个,改造8条主次干道路灯,完成5条道路智慧路灯系统建设。
(四)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保障全镇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好全时全域公共安全。完成火灾高风险区域隐患整治,升级改造小型消防站1个,完成1000栋出租屋供用电安全整治,“九小”场所全覆盖安装烟感火灾探测报警器,整治“多合一”阁楼隐患1000处以上,畅通“生命通道”2000处以上。清理“散乱污危”企业不少于100家,完成150家重点企业安全生产巡查执法检查,整治重点场所周边道路隐患不少于2000宗。二是坚决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力争刑事治安总警情降幅高于全区5%,加强工会调解工作室建设,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300件以上,力争信访量同比下降10%,推进“1+8+N”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优化民生诉求闭环机制,提前预警关注诉求高发点、敏感点,提升重点、敏感工单办结标准,加强处置效果监督,实现投诉量下降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