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科技职业大学职业本科产教融合实施路径探索与实践报告

更新时间:2024-12 来源:网友投稿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指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主动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服务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接新职业”[1]。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只有产教深度融合,才能紧跟国家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步伐,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因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坚持“职教属性”的客观要求,也是行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与高校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供给深度融合的需要;同时也是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与高校的课程内容深度融合的需要。

二、职业本科产教融合内涵

产教融合的产即产业,教是教育。产业泛指在特定经济领域下从事生产和服务的行业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从事物质生产和劳务活动的主体。教育是为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提供人才培养、技能培训、科技服务的供给主体,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教育要服务于企业,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产教融合是国家为了促进和改革职业教育而执行的政策,是为创新职业院校培养人才教育模式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产教融合具体实践内容有:专业与产业对接,学科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和区域发展需求;学校与企业对接,企业深度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行业规范标准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真实的企业生产场景中进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训练。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同,其本质上是产业与教育双向交融,相互融通,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举措,具有非常深远和重大的意义。产教融合模式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商业利益的同时还承担一定的教育任务,企业为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场地支持,形成厂中校模式;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育人的属性,还要具备一定的商业思维,配合企业发展需求,为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形成校中厂模式。产教融合涉及产业系统,教育系统和地方政府三方主体,三者相互关联,构成利益共同体,加持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关键要素整合建立合作关系,促进教育资源,科技资源和产业资源对接共享,实现基于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目的的教育、生产、创新一体化系统。

---此处隐藏4593字,下载后查看---

(四)践行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建设

为了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培养高素质高层次技术技能合格人才的宏伟目标。xx科技职业大学申报立项获批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指导的“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建设改革试点院校”,加入了全国应用型高校教师发展联盟[2]。从2019年3月起,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的协助下,开展职业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审核和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目前,学校已制定了《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建设规划》,全面启动了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建设工作。

截至目前,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六期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培训,受训教师达2500多人次;应用型课程建设第一批有4门课程列入试点,第二批有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海上交通安全管理、机械智能制造工艺学、汽车服务工程、石油化工工艺等36门本科课程列入试点,据2021年10月份统计数据来看,现有272门课程已完全通过说课考核,后续将在5年内计划建成600门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为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打好坚实基础[3]。

结语

产教融合涉及诸多的利益相关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化发展,必须协调好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各方利益,厘清履行职责,建立协调共享机制,学校练好内功,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和话语权;企业提高参与积极性,与学校合作协同发展,互惠共生;地方政府健全激励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协商决策监管平台,促进地方产业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