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政治敏锐性还不够高。在履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时,对于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分析不够及时、敏锐,对一些负面言论和不良信息可能引发的危害认识程度不够深刻,缺乏从政治高度与全局视角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导致在处置此类问题时,未能做到迅速、有力。比如,在推进过程中过度聚焦于具体项目的实施进度,而对这些项目背后所蕴含的政治意义以及示范引领作用重视程度不足,最终致使整体工作的成效未能达到预期的理想状态。在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深度不足。尽管参与了诸多学习培训活动,但尚未达成系统、深入的学习效果,往往仅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对诸多内容的理解缺乏透彻性。例如,在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对于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些关键论断未能进行深入的剖析与领会,且在实际工作中,未能有效地将其与乡镇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在谋划改革发展路径时缺乏精准性与针对性。在日常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针对一些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索,时常出现学用脱节的状况。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纪律规矩意识较为薄弱,在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时,存在执行不够严格、标准有所降低的情况。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过程中,对于基层存在的“四风”问题,未能及时进行有效的纠正与规范。例如,在对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活动管理方面,存在管理宽松、缺乏有效约束的现状,导致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与不足。党性修养出现一定程度的弱化现象,政治素养有所下滑,未能始终以党员领导干部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身,在行为表现上与普通群众的界限不够清晰,宗旨观念逐渐淡化,在深入基层、走访群众的过程中,存在走马观花、浮于表面的问题,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效果不够理想。例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产业发展等工作中,存在重部署、轻落实的不良倾向,对于工作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工作作风仍需进一步改进,调查研究工作不够深入、扎实,与基层群众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在走访乡村的过程中,往往只是简单地进行表面了解,对于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等群众关注度较高、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未能及时有效地予以解决。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责任担当意识不够坚定,在面对矛盾和问题时,缺乏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勇气与魄力,时常出现推诿扯皮、回避问题的不良现象。例如,在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工作过程中,对于一些收入薄弱村未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致使问题持续存在、工作推进缓慢,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清晰、明确的发展思路以及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工作落实力度不够,存在重部署、轻落实,重形式、轻效果的突出问题,工作开展不够深入、细致。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运动式”治理的不良现象,整改工作往往只是浮于表面,未能真正触及问题的核心与实质,导致群众在环境整治工作中的获得感不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前期的调研和论证工作不够充分、科学,对建设标准的掌握不够准确、严格,使得部分项目在建成投入使用后,未能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与目标。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从严治党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存在“重业务、轻党建”的错误倾向。例如,在推进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对于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与提升工作,力度尚显不足,导致部分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农村基层工作中难以发挥有效的引领与带动作用。特别是在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推进过程中,督促指导的力度不够,部分村级组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够规范、有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对薄弱,难以满足农村基层工作长远发展的人才需求。作风建设的力度不够强劲,对干部作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深刻、到位,在正风肃纪工作方面,存在监督执纪问责不够严格、彻底的问题。例如,对于个别干部工作纪律松散、工作效率低下等情况,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关注,批评教育工作不够深入、到位,未能起到有效的警示与纠正作用。在服务群众的工作过程中,形式主义的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部分便民服务措施未能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实,导致群众在办事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不便与困扰。
---此处隐藏2705字,下载后查看---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行整改。
(一)持续加强理论学习,切实坚定理想信念。以身作则,带头强化学习。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钻研党章、《总书记谈治国理政》及省市相关部署会议精神,切实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合理规划时间,每日确保至少1小时用于学习,每月至少组织1次集中学习活动,每年精心研读精品书籍不少于12本,持续丰富学习内容,不仅要扎实学习经济发展、脱贫攻坚、全面从严治党等业务知识,更要带头深入领会政策内涵,精准把握中央及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帮扶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要点,力求做到学深悟透、活学活用。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积极推动学习成果转化为科学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有效破解难题的有力举措以及驾驭全局工作的领导能力,切实促进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二)持续提升思想认识,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始终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坚持群众观点,坚定不移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深刻铭记执政为民、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自身工作的根本标准。主动放下身段,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积极开展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活动,全心全意服务群众、造福百姓,多做一些暖人心、得人心、稳人心的实事好事,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积极践行“四下基层”“滴水穿石”“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等优良作风,以实际行动确保会议文件精神落地生根,着力多为群众谋福祉,确保权力始终用于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增福祉的伟大事业中,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始终坚持以身作则,从严加强管党治党。强化政治建设,坚定不移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将党的政治建设置于首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切实履行主体岗位责任,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好班子、管好队伍,坚持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正向激励力度,积极探索推行容错纠错办法,进一步完善一线跟踪考察干部、实施蹲点调研等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大力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深化正风肃纪工作,始终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肃查处顶风违纪和“四风”问题。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健全廉政谈话提醒机制,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常态化开展巡察工作,重点针对扶贫救济等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持续巩固本地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四)勇担时代发展重任,聚力推动乡村振兴。树立正确政绩观,秉持“功成不必在我”胸怀,聚焦人民福祉与可持续发展,以实干实绩为导向。砥砺担当精神,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敬业奉献,践行新发展理念,用心用情用力办理民生实事,大力实施居家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补齐民生短板。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积极争取实施和美乡村示范带建设、村组道路硬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奖代补等项目,切实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有效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努力形成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的乡村新风貌。秉持务实笃行作风,提升执行效能,勇于破难攻坚、创新突破,以健康产业赋能乡村发展,创造经得起历史、人民检验的卓越业绩,赢取群众信赖与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