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党风建设交流材料

更新时间:2024-07 来源:网友投稿

国有企业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服务功能,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研究相关材料发现,部分国有企业的党风建设工作依然存在问题,其中的潜在风险未得到有效控制,为违纪违法犯罪提供了“温床”。本文聚焦现行党建工作模式下存在的问题,针对新时期国有企业党风建设的创新方法与路径这一课题展开研究,总结提出可行的破局之策。

一、着眼历史维度,以百年党史经验引领党风建设

(一)把党风建设摆在关乎党的生死存亡的突出位置来抓

坚持优良作风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他在《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中概括出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新时代,党的二十大对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全面部署。对此,国有企业更应该坚定信念,正确看待党风建设对企业发展的关键意义,始终坚持党性优先、责任优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二)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此处隐藏3605字,下载后查看---

(三)围绕风险控制,强化党风建设的有效性

国企必须深入分析已经识别的风险类型,预估风险出现后的各类情况,坚决杜绝重大风险的出现。这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首先,将已经制成的风险防控预案进行分类。分类可以根据出现的环节、影响的大小、防控机制、责任岗位等来开展。其次,要定期进行风险排查。国企必须认识到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各种监督形式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串联其他监督工作的有效措施,能够打破信息壁垒,让不法分子无处遁形,有效推进监督工作。在监督过程中,可以按照“一类”(可能失控)、“二类”(存在缺陷)、“三类”(可控)的方式,对党风建设工作中的风险进行划分。再次,要建立整改验证机制。对已经发现的问题,要进行校准,精准定位漏洞的位置,将短板补齐,并严格遵守标准化体系要求,落实问题整改项现场验证销号制度。不仅能精准察觉到更多风险,而且能大大增加风险防控力度,避免风险转变为不可逆转的恶性事件。最后,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党风建设预见性的重要途径。国企应该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和管理,建立相应的信息化平台和系统,实现对党风建设相关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同时,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四)围绕风控评价,促进党风建设的长效化

在国企运营期间,需要对本阶段的党风建设状况进行总结。这能够提高风险防控工作的标准程度,使建设工作能够深入日常工作生活当中,为后续工作提供帮助。首先是固化经验。国企需要根据对过往党风建设工作质量的总结,不断完善风控体系,尝试更多符合企业需求的风险控制手段,加快风险控制的速度,降低人力与资金成本,总结成功防控案例中的经验,并将其固化,成为企业后续党建工作的抓手。其次是兑现奖惩。企业需要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风险管控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评估,对于表现较好的部门或岗位予以表彰。若有部门的风险防控意识较低、措施实践不到位,甚至发生了威胁党风建设的恶性事件,要根据其影响程度进行处理。再次是PDCA循环管理。国企需要在总结期间组建专门的人才队伍,在总结完成后,为下一阶段的党风建设风控工作制定初步计划,从而实现良性循环。最后,需要搭配一套科学、规范的风险评估机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估。评估内容应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等各方面,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防范预案。建立风险评估机制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需要聘请相关专业人士或咨询专业机构来协助进行。同时,应建立风险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各类风险信息,确保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总之,国有企业党风建设与风险防控工作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需要给予充分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和提升,更好地实现国有企业的发展目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