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方面。一是理论学习不到位。把理论学习当作软指标,没有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部分党组成员认为自己在基层工作的时间长,经验比较丰富,缺乏对理论学习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没有把理论学习转化为政治意识的提高,自我素养的完善,致使思维层次和工作能力上不能进一步向高水平迈进。二是理论学习不够深。部分党组成员平时忙于抓日常工作,用于理论学习的时间较少,学习中有实用主义倾向,工作用得上的能积极地去学,暂时用不上的则学习兴趣不够高,使得自身的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放松了对分管业务知识的学习,没有做到兼收并蓄,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与发展形势相对照,与担负职责相对比,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地结合,没能很好地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工作。
(二)带头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方面。一是政治意识不够过硬。局党组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贯彻、执行不够坚定,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没有正确处理业务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认为抓业务工作千头万绪,无暇顾及思想政治工作,因而片面地强调业务工作,不注重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没有释放出最大的能量。二是政治敏锐性不够强。党组成员有时候更多的是关注本职工作和生产经营情况,对意识形态等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这些领域的复杂性缺乏必要的警惕性和鉴别力,看表面多、看根源少,看主流多、看末节少,对一些党员干部的不良言论,制止纠正的力度不够。
(三)带头在遵规守纪、清正廉洁前提下勇于担责、敢于创新方面。一是躬身入局做得还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党组成员存在未能躬身入局、全程参与的情况,安排部署较多、亲自上前检查落实较少,没有做到亲力亲为一抓到底,导致有的工作落实成效打了折扣。比如,在工作中,存在开会安排部署较多,实际到一线督促检查较少的情况,躬身入局推动工作还不足。二是工作状态不够振奋。工作中,容易满足于现状,陶醉于已取得的成绩,习惯用传统的定向思维办事,对标一流的意识不强。比如在繁重的工作面前只是在前期的一些基础性工作上做的比较多,对在推进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解决的时间长、效率慢,导致工作整体向前推进不快。
(四)带头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方面。一是监督管理不够严。很多时候更愿意一团和气,息事宁人,回避和掩盖矛盾,缺少了对分管部门的监督和帮助;即使出现问题,也是想着遮丑急于捂盖子。由于监督失之于软,使一些本来可以规避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制止,在分管工作中对重点企业的监管有缺失。二是廉洁自律不够紧。部分党组成员存在着自我满足的感觉,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时在思想上放松了自我约束,生活待遇上没有向低标准看齐,满足于“不超标”,对“四风”隐身变形、花样翻新等苗头和现象还要更加敏锐。
---此处隐藏2498字,下载后查看---
三、整改措施
(一)强化理论武装,提升“思想引领力”。一是把学习贯彻新思想贯穿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必修课”常抓不懈,深入领悟核心要义,强化“学懂、弄通、做实”的政治觉悟。通过坚持读原著、悟原理,确保理论学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公司发展的“强引擎”。二是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找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结合点,切实把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履职担当的“动力源”。
(二)改进工作作风,彰显“责任执行力”。一是牢固树立正确的发展观,以职工福祉为中心,强化“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意识。以敢于担当的作风推动企业各项事业稳步前进,将担当作为打造为班子形象的“鲜明标签”。二是以钉钉子精神攻坚克难,对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主动发力,以务实行动破解“瓶颈难题”。坚持“严”的基调、“实”的态度,推动作风建设贯穿始终,让责任意识成为企业发展的“风向标”。
(三)狠抓责任落实,激发“治理创新力”。一是充分发挥班子“关键少数”的示范引领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投入工作,展现“知难而进、勇于担当”的勇气。二是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深化“党建+”项目内涵,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企业改革和发展“齐头并进”。三是健全完善企业管理制度,优化国企运行机制,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新能源合作项目落地生根,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健全制度机制,夯实“治理支撑力”。一是加强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健全党委会和董事会的议事规则,完善党组织前置研究清单,形成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二是强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完善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廉洁风险防控,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三是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健全监督问责体系,通过精准监督确保企业治理效能的“全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