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研背景
(一)调研原因。基层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基层干部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基石”,承担着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重要职责。然而,长期以来,基层干部面临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巨大的工作压力,“5+2”“白加黑”成为工作常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眼里全是活,手里没有权”成为基层工作的真实写照。过重的负担不仅影响了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积极性,也制约了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基层事业的发展。为切实解决基层负担过重问题,党中央高度重视,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从提供材料的忙乱中解放出来。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明确提出将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取得明显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基层减负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深入调研,找准问题症结,提出对策建议,推动基层减负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二)调研意义。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需要。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基层减负工作指明了方向。开展基层减负调研,就是要深入了解党中央关于基层减负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二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需要。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干部是基层治理的主体,基层负担过重,必然会影响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制约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开展基层减负调研,就是要通过解决基层负担过重问题,让基层干部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促发展,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三是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的需要。基层干部工作在一线,任务重、压力大、条件苦。过重的负担不仅影响了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他们的家庭生活。开展基层减负调研,就是要切实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怀,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问卷xx份,回收有效问卷xx份;召开座谈会xx场次,参加人员xx人;实地走访乡镇(街道)xx个、村(社区)xx个。
---此处隐藏3500字,下载后查看---
(二)精简文件,提高文件质量。严格文件发文审核。建立健全文件发文审核制度,严格控制文件发文数量和篇幅。能不发文的坚决不发文,能以电报、电话等形式传达的坚决不发文。对确需发文的,要严格审核文件内容,确保文件主题鲜明、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减少文件层层转发。严格控制文件层层转发,上级文件已明确要求的,不再重复发文;上级文件已提出原则性要求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措施,不再简单转发。确需转发的文件,要提出明确的贯彻落实意见,避免照抄照搬。建立文件定期清理制度。定期对文件进行清理,对已过时效、内容与现行政策不符的文件,及时宣布废止;对需要修订的文件,及时进行修订。同时,要加强对文件的管理,建立文件数据库,方便基层干部查阅使用。
(三)规范督查检查考核,提高工作实效。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建立健全督查检查考核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对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的统一管理。对现有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取消不必要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合并重复交叉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严格控制新增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确需新增的,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批。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创新督查检查考核方式方法。减少听汇报、看资料等形式主义做法,增加实地查看、走访群众、随机抽查等方式,注重从工作实际成效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同时,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督查检查考核的效率和准确性。强化督查检查考核结果运用。建立健全督查检查考核结果运用机制,将督查检查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问责追责等挂钩,充分发挥督查检查考核的激励约束作用。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力、敷衍塞责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问责追责。
(四)优化工作台账,减轻基层负担。精简工作台账数量。对现有工作台账进行全面清理,取消不必要的工作台账,合并重复交叉的工作台账。确需保留的工作台账,要明确台账的内容、格式和更新频率,避免多头建账、重复建账。优化工作台账内容。工作台账内容要突出重点,注重实用性,避免繁琐复杂。要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台账内容,做到应记尽记、简洁明了。同时,要加强对工作台账的管理,确保台账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推进工作台账电子化。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工作台账电子化管理。建立工作台账管理系统,实现台账资料的在线录入、查询、统计和分析,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基层负担。
(五)杜绝过度留痕,树立正确政绩观。纠正错误观念。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工作观,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思想,坚决杜绝过度留痕现象。要让基层干部认识到,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发展、服务群众,而不是为了留痕而留痕。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改变以留痕多少来评价工作的做法,注重从工作实际成效、群众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要将考核评价结果与干部的切身利益挂钩,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过度留痕问题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落实。对故意搞过度留痕、形式主义严重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问责追责,形成有力震慑。
基层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持之以恒地抓下去。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切实解决基层负担过重问题,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