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防汛救灾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4-09 来源:网友投稿

(一)强化组织领导,迅速作出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市防指遵循“提前避让、主动避让、及时应对”原则,认真落实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省防指工作安排,6月10日,召开防御特大洪水调度会,启动防汛级应急响应。13日,调整市级防指领导小组,实行双指挥长制。按照“市包县、县包乡、乡包村、村干部包户”的原则,调整充实县乡包保责任人。14日晚,市防指再次召开防御特大洪水调度会,对下一步防汛重点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15日上午,市防指又先后两次召开防汛专题会,分析研判当前汛情形势,对可能到来的洪水趋势及管控措施进行安排部署。

(二)强化分析研判,及时作出安排。一是加强汛情分析。市气象局每日滚动开展天气预报分析,17日、19日、20日连续三天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市水利局每天10时、15时开展水情监测会商,分析研判雨情水情、工情、水位变化趋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气象局14日、15日、16日连续三天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市应急管理局密切关注汛情,22个乡镇(街道)、各涉灾部门全员在岗在位,及时掌握各地各部门防范应对情况。二是科学研判洪水过程。自6月10日起,市防指办公室每天都会商研判未来几天的降雨量及水位变化趋势,为市防指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三是提前落实防守措施。提前向各相关地区下达预警指令,督促各地做好防守准备;提前预置救援队伍和物资装备,做好应急抢险准备;提前暂缓城市低洼易涝区以及地势较低的厂矿企业的复工复产。

(三)强化会商研判,及时调度应急。建立市防指与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会商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准确把握雨情、水情、汛情发展趋势,实时分析研判,科学调度部署。针对水库水位短时间上涨较快、堤防加固施工影响三峡水库兴洪、圆子湖老城区堤防标准低、牛浪湖垸堤防被侵占等问题,及时发出通知督办,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截止到9月底,全市共处置各类积水点110处。

(四)强化隐患排查,精准整改到位。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统筹抓好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防范。各级防指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组织乡镇对辖区水库、重点河流、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发现山洪灾害隐患点281处、小流域山洪灾害危险区8处,道路塌方23处,屋后堆积物倒塌风险点1处,现已全部整改完毕;排查城镇内涝点72处,均已落实应对措施。截止到9月底,主城区和三峡枢纽工程沿线共储备编织袋49.8万条、块石3.6万立方米、砂石0.3万吨;已往年防汛物资进行了补充更新。

---此处隐藏2338字,下载后查看---

四是洪涝灾害损失严重。全市仍有20余万亩农田遭受淹没,部分工业小流域满溢并冲毁房屋基础设施、道路桥梁等直接经济损失约6亿元。据统计,7月6日至7月17日一周时间内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624毫米,超过了“历史最多降雨总量”的阈值(历史最多降雨总量为610毫米)。截至7月19日8时统计显示,此次强降雨造成宜昌市紧急转移安置群众8766人;因灾死亡13人(其中集中安置点死亡8人);失联人员18人;倒塌房屋159间(含拆除重建),严重损坏房屋99间;直接经济损失8.6亿元。与近五年同期相比,因灾死亡人数下降56.6%,倒塌房屋数量下降62.3%,直接经济损失上升3.2倍。

三、下一步防汛救灾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加强防汛组织协调。认真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严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进一步完善防汛指挥体系,强化指挥协同和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加大基层防汛责任人培训力度确保防汛纪律压实到岗到人。健全完善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演练常态化管理。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持续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防汛知识培训和警示教育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

(二)进一步做好重点部位防范。持续加强巡堤查险和加固工作,利用行洪优势扩大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缓解内涝。挖掘水利设施潜力,提升蓄水行洪能力,加强易涝区域巡查,确保立交桥涵不积水。制定安全作业方案,撤离危险区域人员和船舶,保障安全。修订内涝防治规划,加快排水管网布局规划,完善雨污分流体系,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三)进一步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加强监测预警,利用通信基站和气象数据,提高对极端暴雨的预警能力,及时发布信息,减少山洪灾害损失。执行《宜昌市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明确任务,落实措施,降低灾害影响。普及防灾知识,提高居民避险自救能力,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