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推进基层治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16篇)

更新时间:2023-02 来源:网友投稿

1.“五勤”工作法全面提升网格化管理服务水平 3

2.一根“红纽带”织就一张“为民网”(社区) 8

3.“网格化”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14

---此处隐藏47838字,下载后查看---

服务群众、消除隐患的第一窗口,形成了“上下贯通、纵横协调”的防控网络,“网格化管理”“网格长”“网格员”等词汇,也深入到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广大居民成为各级基层公共服务的主要对象,数量庞大,情况复杂成为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主要难题,基层治理的组织形式也随之悄然发生变化,网格化管理模式逐渐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方式。

网格化管理,就是把社区和农村按照一定标准细化分成若干“格”,每个“格”确定网格长及辅助网格员,实现分条分块管理服务。网格化管理最大的特征是精细化,从市容市貌、环境卫生整治,到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基层社会事务处理等等,基层网格员的身影无处不在。其精细化的特征更是有效提升了这次疫情防控水平,也让基层社会治理更敏感、更畅通、更高效。

启示二:党建引领是完善网格化管理的根本保障

面对疫情,县委及时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全县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全部下沉各网格,在驻地镇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龙头带动作用,把“临时党小组建在网格上”,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通过党员组织带动、党员下沉、网格化管控,构筑起党组织为核心,各网格为战斗堡垒的疫情防控单元,形成了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的防控疫情强大合力。

未来的网格化管理中,要借鉴这次疫情防控的做法,大力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作为志愿者下沉网格,探索建立基础网格党群服务驿站,真正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增强基层治理的政治功能,形成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模式。

启示三:完善综治中心平台功能是实现网格化管理的技术支撑

“大数据+网格化”的管理模式,成为了疫情防控的第一响应。依托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平台管理及“雪亮工程”的信息技术支撑,通过实施动态化、精细化和全方位的管理,网格化管理模式高效地满足了基层治理的需要。

在这次抗击疫情中,网格员通过手机终端将采集到的疫情信息,自下而上逐级进行处置,各级平台在按照“问题上报、案卷建立、任务指派、调查落实、处理反馈、结案归档”的“六步闭环”运行机制进行处理,整个过程完全数字传递,实现了“数据多跑路,人员少接触”的智慧管理模式。

要充分发挥综治中心在疫情防控中的大数据处理功能,着力把县级综治中心打造为“平安建设综合指挥平台”,把乡(镇)综治中心建成“基层社会治理实战平台”,把村(社区)综治中心作为“网格化管理基础平台”,通过扩容雪亮工程

,建设综治视联网等,达到各级综治中心和基础网格设施联通、网络畅通和平台贯通,为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提供智力支持。

启示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网格员队伍是推进网格化管理的关键因素

疫情面前,从自动隔离到劝返走亲群众,从入户摸排到宣传疫情防控政策,从防疫消杀到出入人员登记,从信息上报到落实处置措施,广大网格员成为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疫情当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广大网格员既有管理职责,更要有服务意识。要注重引导,让基层网格员逐渐从管控为主到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转变。要厘清职责,明晰基层网格员的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政策法规宣传、突发事件预警等工作任务。要加强培训,分层次、分类别对网格员进行培训,提升管理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要提高待遇,增强网格员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逐步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网格员队伍,形成“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提供保障。

在抗击疫情阻击战中,网格化管理将我国的政治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经历了严峻的战“疫”考验,逐步完善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的体制机制,增强了各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网格化管理的参与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也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基层网格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