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3-05 来源:网友投稿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主要场域已经从传统互联网迁移到移动互联网领域。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性、便捷性、即时性、定向性特点吸引了大学生,并使其成为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泛的群体。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享受着移动互联科技发展带来的一系列便利,同时也面临着包括网络安全在内的一些新挑战。由此,为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空间感受、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更好达成人才培养要求,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

一、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各高校在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但是仍存在教育重点不突出、原则不明晰、渠道不畅通、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教育重点不突出。

当前,意识形态安全、信息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高校必须在正确认识这种新的安全问题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的基础上,回答好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国家安全事业发展给我们提出的重大时代命题,并把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提升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一些高校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缺乏与时俱进的特质,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找准网络安全教育的重点,致使网络安全教育缺乏针对性。

---此处隐藏4269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反馈机制。一方面,要强化高校党委宣传部门作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主体部门的政治站位和政治担当,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信息反馈的领导。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学生中的信息沟通、行为引领、宣传影响等作用,建立以校、院(系)两级学生组织为主体,校园舆情员、绿色上网监督员、维稳监督员等校园勤工助学岗位为补充的校园安全信息反馈网络。******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维护网络安全,首先要知道风险在哪里,是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时候发生风险”。因此,高校要在健全工作信息反馈机制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掌握学生的网络行为,明确网络安全风险,通过耐心细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涉及学生切身利益问题的有效解决,积极预防、全面应对、及时处置各种网络突发事件,化解网络舆情。

三是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评价机制。高校要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完善学校评价标准,按照将意识形态工作、依法治校办学、维护安全稳定作为评价学校及其领导人员、管理人员的重要内容要求,开展专门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量化考评;或将量化考评纳入学生工作整体考评当中,建立层层有目标、项项有措施、人人担责任、个个抓安全的量化考评办法。在考评过程中,高校要遵循“谁管辖、谁负责”的原则,站在“稳定压倒一切”的高度,切实承担起确保一方平安的工作责任,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涉及学校安全稳定的网络安全责任事故,要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并在当年评先、评优、评职中予以一票否决;对于及时发现或化解网络安全事故的教师和学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四是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保障机制。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必要的物力和人力投入,切实保障此项工作有效实施。高校要建设专门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空间,配齐配全必要的从事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软硬件设施和设备。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支持和鼓励辅导员,以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为主题,成立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加强工作研究和与同事间、同类院校间的横向与纵向工作交流,促进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指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建设网络强国,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没有人才创造力迸发、活力涌流,是难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经,才能事半功倍。”因此,人才队伍建设是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重点保障。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队伍选聘和培训与培养工作,建设一支以辅导员为主体的,善于并热衷于从事网络安全教育工作的,专兼结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还要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管理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