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与实践报告

更新时间:2024-01 来源:网友投稿

D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于新时代伟大变革,对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形成了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结晶。这一重要论述从意识形态工作价值论、实践论、方法论的哲学界域,系统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问题,呈现逻辑严密的内容结构。深入理解和贯彻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其内容的学理阐释,对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推进意识形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时代是思想之母,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呼唤新的思想理论。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生成,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理论,是对国内外意识形态工作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机遇挑战的审视。

(一)理论赓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理论的创新

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理论继承与发展的创新成果。较之于资产阶级立足于“抽象个人”的虚假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以“现实的人”为逻辑原点,提出“理论掌握群众”的意识形态工作路径,揭示“哲学消亡”与“无产阶级革命”的辩证关系,进而指明了意识形态具有“解释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结合的实践功能。列宁通过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俄国革命实践中强调“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意识形态”,确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立场,阐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灌输”论的基本原理。

中国共产D遵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规律,在百年意识形态工作中科学把握“两个结合”,形成一系列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理论,是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生成的直接理论来源。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同志明晰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具体实际问题,形成科学的实践观与矛盾观,反对教条主义,强调“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搞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面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转向,同志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提出意识形态工作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展开,注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此基础上,同志强调意识形态工作要“立足中国现实,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坚决抵制“西化”与“分化”的和平演变战略。同志阐述了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意识形态工作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D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于新时代伟大变革,坚持守正创新,提出基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通过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理论的人民性与实践性。

---此处隐藏6862字,下载后查看---

在D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这指出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对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起着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是深入贯彻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主体要素与关键抓手。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直接决定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指出:“宣传思想部门工作要强起来,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强起来,班子要强起来。”这就强调了在建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的过程中,应当坚持D管人才的原则,抓住“关键少数”,发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通过强化D员干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所具备的政治素养,使其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坚定政治立场、牢记初心使命,自觉抵制腐朽堕落的思想观念,从而永葆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以此带动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发展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其呈现的思维方式具有积极效应,推动了信息传播的媒介形态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融合为全媒体,网络空间舆论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对意识形态工作主体的提质增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应当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专业技能培训,促使其掌握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不断推动其与人工智能对意识形态领域技术赋能的发展态势相适应,进而提升其自身的媒介素养。通过培养一大批不仅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理论规律,而且了解“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技术运行机制的人才队伍,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大增量。与此同时,在网络空间中培育积极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的“意见领袖”“网络大V”,充分发挥其在理论宣传、舆论引导的正向作用,推进D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发展路向:推进意识形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推进新时代意识形态治理体系现代化既是以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指导,也是以其制度化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标准。D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立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进一步推动了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由“管理”转向“治理”。从一定意义上而言,意识形态治理主要是指一定治理主体适用一系列正式或非正式制度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进而凝聚价值共识的实践过程。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确立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制度,是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化为制度形态、实践形态的时代彰显。在推进意识形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这个前提,完善与之相配套的具体制度与组织结构,更好地促进意识形态治理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与分层对接相结合,彰显新时代意识形态治理蕴含马克思主义的制度性优势。

意识形态治理制度优势效能转化的关键环节在于制度执行到位,要求具备良好的意识形态治理能力,凝聚社会价值共识,构建D委领导下意识形态协同治理格局。在意识形态治理实践过程中,应当在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基础上,不断提升新时代意识形态治理的制度执行能力。从关于意识形态治理的D内法规制度建设来看,《中国共产D宣传工作条例》等具体规章制度得以颁布,进一步明确了意识形态治理的责任划分与考核监督,在很大程度确保意识形态治理的责任落实到位,保障新时代意识形态治理制度的良序运行与有效执行。此外,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对社会利益及其交往关系的反映,因而在意识形态治理实践中应当提升思想引领、利益协调与社会整合的能力。在此过程中,着重发挥价值观念体系内科学真理性的“说服”功能,加强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与社会现实生活予以理论观照,形成统一的思想自觉、实践自觉,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凝聚价值共识。通过把外在制度规范转化为内在价值秩序,整合意识形态治理的内外关系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激发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意识形态治理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