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 来源:网友投稿

2023年5月12日,在我省考察调研时强调,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D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XX生物医药产业发展。2023年4月,省政府出台《加快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将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列入省重点支持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年7月,省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XX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市为实现2025年经济总量过万亿确定的五个千亿级产业之一。实践表明,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加快推进XX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打造创新引领、高端智能的制造强市,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XX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共有相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XXX家,2022年底规上企业达XXX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XXX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2023年完成营收XX亿元、同比增长15.6%。近5年医药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高于11%,其中有4年增速位于全市七大重点工业之首。

(一)政策体系初步构建。我市制定《全力做大做强医药产业行动计划(20XX-2023年)》,编制《XX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XX-2025年)》,在已有《XX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条政策》基础上,出台《关于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及相关实施细则,生物医药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二)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市高新区有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国家高端生物医药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国家药用辅料与制剂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等。拥有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4家,上市挂牌企业7家,注册生物医药企业2985家,2023年实现营收XXX亿元,已连续6年在全国二百多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居前十。

(三)市场主体逐步培育。市石药集团、XX四药、神威药业等5家药企上榜“2022年度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系列榜单,3家药企居“中国化药企业TOP100”第4、27、39位;2家药企居“中国中药企业TOP100”第5、19位;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XXX亿元、利润XXX亿元,达到全省生物医药产业营业收入、利润的66%、73%。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成长性企业加速发展。

---此处隐藏7165字,下载后查看---

2.打造全链式全周期综合服务平台。借鉴苏州工业园区生物医药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做法,打破生物医药产业前后道监管、审批部门分散独立的传统运营模式,从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发展需求出发,集成各部门力量,围绕各环节痛点、难点、堵点不断探索制度集成创新,重点建设药品生产GMP管理咨询平台、二三类医疗器械审评咨询平台、试剂耗材采购平台、生物制剂进出口监管平台等,打造高效的XX生物医药产业领域专业化一站式服务平台。

(五)培养引进“高精尖缺”专业人才

1.重视引进顶尖人才。一是瞄准引进关键人才。根据XX市生物医药产业实际需要,选取一批掌握生物医药细分领域前沿技术、具备较强自主创新实力的团队,引进高精尖人才,力争达到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创造一批成果、形成产业亮点。二是制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围绕创新生物制剂、高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和绿色原料药等细分领域,组织行业内专家对生物医药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作出创新人才需求预测,定期制定和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三是借助产业基金引才。杭州医药港在全球首屈一指的生物医药超级集群波士顿设立了3000万美元的海外生物医药基金,助力人才招引。借鉴其做法,XX市通过在京津、长三角、珠三角、海外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设置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招引专业化人才。

2.大力培育高端人才。一是加快引进“大院大所”。借鉴合肥、苏州、杭州经验,面对目前XX市在生物医药产业缺乏本地“大院大所”、高端人才不足问题,加大力度引进本省燕山大学、XX工业大学、XX大学等高校在XX设立研究院。积极引进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国内顶尖院所联合共建创新研究院,培育生物医药专业高端人才。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医教协同、产教融合,支持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联合石药集团等XX市龙头药企建设高技能创新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引导XX医科大学、XX中医药大学、XX科技大学等学科方向与XX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所需紧密结合,加大XX市属高校和职业院校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化学等学科专业建设力度。三是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在生物医药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中定点实施配套的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造就一批跨学科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有效支撑XX市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和跃升。

3.强化留人、用人机制。一是制定激励奖励人才制度。多部门协同参与制定可落地、可操作的股权、虚拟股份政策和内部成果激励等制度,加大对贡献突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骨干等高端人才个税奖励力度。二是进一步为人才做好服务。变政府“端菜”为人才“点菜”,人才需要提供什么服务、政府部门就去服务什么,人才有什么困难、政府部门就去帮助解决什么。围绕高端人才培育平台、安居保障服务、子女入学等方面,研究制定XX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所需高端人才的专项服务政策。三是改革人才职称评审制度。借鉴苏州市启动生物医药工程职称评审试点,海归领军人才可直接“跳级”申请高级职称,以职称评审改革为切入点,畅通生物医药产业的人才成长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