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阐明了意识形态工作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把全党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了一个全新境界,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这些重要论述,聚焦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目标引领、原则要求、实践路径等进行全面系统的阐释,既在宏观上高屋建瓴、观其衢路,又在微观上精准把握、照其隅隙,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地位定性
总书记围绕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地位问题作出了精准透彻的全新阐发。他深刻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一鲜明定性,前所未有地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来审视,将其上升到与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关的政治高度来把握,充分凸显了意识形态工作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和极其厚重的时代内涵。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的重大论断,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性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蕴含着十分深刻的理论逻辑、政治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重大论断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基于唯物史观,对于意识形态的内在能动特性和巨大现实力量有着深刻的理性认识。马克思把理论掌握群众比作是解放被蔑视、被奴役人民的“思想的闪电”,认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他特别强调,“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式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在《GCD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公开宣告共产主义革命的现实任务是在彻底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斗争中彻底废除建立其上的一切反动思想體系,充分突显了无产阶级意识形态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列宁提出了“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著名论断,强调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政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要求重视加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理论的普遍教育和主动灌输,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对于指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也有精辟的理论总结。毛泽东指出:“GCD是要在左手拿宣传单,右手拿枪弹,才可以打倒敌人的”,“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搞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这深刻说明,意识形态工作既能够凝聚人心,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也能够动摇人心,造成巨大的离心力,其作用绝不能小觑。他还强调“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要求把思想教育作为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结合改革开放新的时代背景,邓小平提出了“两个文明建设”的重大命题,深刻阐明“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指出精神文明建设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强调全体党员干部决不能在精神上解除武装,必须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赋予了意识形态工作新的理论内涵。
---此处隐藏10763字,下载后查看---
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和主战场,其安全风险问题必须引起特别的重视。总书记直接将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视为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作出了“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的重要论断。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妄图利用互联网来“扳倒”中国,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我们必须跨越的一道关口。
坚决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已成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健全完善相应的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才能有效地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一是着眼于依法管理,推进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强化网络企业主体责任和管理部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形成网络综合治理的强大合力。二是着眼于风险防控,把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盯紧重大网络舆情风险,及时采取对策措施消除生成舆论风暴的各种隐患,做好长期应对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挑战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三是着眼于对敌斗争,运用底线思维打好阻击战、攻坚战、持久战,严密防范和遏制敌对势力的网上攻击渗透行为,坚定推进反西化、反分化、反渗透、反颠覆工作,把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五)创新构建对外话语体系
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要求以高度的创新意识“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创新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旨在打破西方话语霸权,更加鲜明地表达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更加生动地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供舆论支持。
在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新的创造,核心在于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推进中国话语与国际语汇的有机融合,构建国际受众能理解、易接受的话语体系,不断增强对外话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一是坚持国家站位,把对中国奇迹、中国成就的定义权、解释权紧紧握在自己手里,在国际舆论场形成中国表达、中国修辞、中国语意,持续塑造对我国有利的国际认知环境。二是坚持全球视野,深入挖掘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充分展示中国实践的世界影响,围绕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有效回应国际社会期待。三是坚持平实基调,充分考虑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外受众的心理感受,在舆论引导上做到昂扬不张扬、自信不自满,注重采用事实、数据和案例解疑释惑,努力扩大利益交汇点、思想认同点、情感共鸣点,最广泛地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