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管农业副市长在2024年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第一次集体学习会上的交流发言

更新时间:2024-05 来源:网友投稿

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奋斗目标、提供了方法路径。深入贯彻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作出推动我市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的重大决定,把现代化大农业作为“四大集群”培育之首,凸显了市委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的使命担当,彰显了在推进农业强市建设中抢抓机遇、乘势快上的信心勇气。**作为农业大市、粮食大市,经过近些年的合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厚积成势、动能强劲、大有可为,步入了快车道、跑出了加速度,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具备在“东北要振兴、**要先行中当先锋、站排头的条件,必将加快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

一、提升“大产能”,坚决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总书记强调,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首要任务。**市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始终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促生产、提产能,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80亿斤以上,2023年达到83.3亿斤,创历史新高。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为抓手,持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国家高水平粮食安全保障基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毫不动摇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坚持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深入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推动保护性耕作适宜区域全覆盖,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力争到2027年开发盐碱地等后备耕地资源22.56万亩。充分调动地方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巩固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438.2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的53.4%。结合**农业资源区域特点和粮食生产实际,持续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因灾设防、因害施策,按照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加快补齐土壤改良、灌溉排水、田间道路等配套设施短板,积极探索整区域推进模式,力争到2027年在全国率先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主攻大面积单产提升。深入实施单产提升行动,全环节全链条挖掘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增产潜力,大力推行水肥一体化+密植”“一喷多促+密植等重大增产技术,加快筛选更多耐密、耐盐碱突破性品种,集成运用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等增产增效手段,总结推广粮食高产典型经验模式,推动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

二、做强“大产业”,全力打造全国高端食品加工基地

---此处隐藏4619字,下载后查看---

四、推进“大经营”,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总书记强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方向。破解全市“谁来种地”这一难题,需要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培育一大批务农种粮主力军,将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嵌入现代化大农业,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发展主体。启动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壮大三年攻坚行动,支持合作社组建联合社、各类服务组织组建联合体,持续加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社会化服务组织规范化建设,开展国家、市、市、县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四级联创和市、市、县级家庭农场三级联创,力争到2027年全市示范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65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发展到4500家。优化服务。推广松原市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保姆式全程托管、菜单式环节托管等多种模式,开展整县、整乡、整村托管试点,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延伸服务链条、创新服务模式、升级服务质量,用服务规模化带动生产规模化,力争到2027年土地流转、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达到90%左右。建强平台。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培育高水平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县乡村三级服务平台。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优化交易系统、简化交易流程,推进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标准化。推动现代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中化MAP)提档升级。力争到2027年建设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5个,乡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50个,村级服务站点500个。

五、打造“大生态”,全面建设黑土地上的绿色大粮仓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生产生态一起抓。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绿色、低碳农业,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统筹”,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循环农业。构建种植、养殖、加工立体式产业循环链,促进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深入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协同推进饲用加工与畜牧业发展。将林地立体经营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提升参菌等林特产品生态经济效益。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反季农产品供应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五化”利用,力争到“十四五”末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发展绿色农业。聚焦打造100万亩北方稻渔生产基地,加大对宜渔稻田、泡塘和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力度,大力推广稻鱼、稻蟹、稻鳅、稻虾等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推进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以创建全国绿色发展先行区为抓手,着力提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供给能力,确保产出高效、产品安全。发展低碳农业。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三新”配套等精准施肥技术模式,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着力构建农膜全链管理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开展农田残留地膜、化肥农药塑料包装等清理整治,努力走出一条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现代化大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言完毕,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