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燃气安全风险基层治理体系

更新时间:2024-05 来源:网友投稿

---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当前,对于燃气安全风险治理问题,虽然国家层面做了一系列部署,但有的地方在彻底治理上摇摆不定,以致安全事故不时发生。这提示我们必须聚焦安全生产基础性、源头性、瓶颈性问题,以燃气安全问题为切入点,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持续不断提升我国基层安全治理能力。

注重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燃气安全风险。燃气企业属高风险行业且关系国计民生。从近期的事故案例来看,我国城市燃气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总体不高,而燃气的使用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个体技能、周围环境、道路运输、建设施工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给燃气安全带来威胁。这需要统筹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从源头上、系统上防范燃气安全风险。一方面,加快推进燃气行业领域顶层设计,进一步整治规范燃气市场,逐步淘汰管理落后、隐患较大的经营主体,优化城镇燃气能源结构,服务人民生产生活,推进燃气行业高质量发展;切实将燃气安全问题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村镇规划等各级各类规划中予以考量;大力开展城镇燃气管网设施建设与改造,强化与市政设施配套的安全设施建设,及时进行更换和升级改造。另一方面,坚持依法治理,在全面系统排查城市燃气管道风险隐患的基础上,在基层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结合近期发布的《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组织开展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公安、消防等部门,联合全面开展城镇燃气建设运行、安全隐患全方位排查,重点排查整治沿河沿湖沿江、穿越人口密集区、旧房改造中城镇燃气管道隐患问题,真正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推广先进生产工艺和安全技术,提高燃气安全自动监测和防控能力,应对好城市风险综合体的现实挑战。

大力提升基层部门的燃气安全治理专业化水平。有的企业曾任命未取得执业资格考核合格证的人员分管安全生产工作,任命从未参加过业务培训、不了解巡线职责、不会使用燃气检漏仪的人员担任巡线班组负责人,最终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把燃气安全治理的专业化能力建设作为基础来抓。首先,严格落实燃气企业、气瓶检验机构从业人员考核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日常专业化安全培训,切实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职业技能。其次,研究建立完善基层“第一响应人”制度,不断提升各类队伍的专业化能力,特别是负有相关职责的基层部门和应急救援队伍要熟悉现场警戒、隔离防护、人员疏散、避免火源等应急要求,熟练掌握现场救援的必备知识,确保关键时刻应急指挥、调度、协作和处置稳妥高效,不断提高燃气等部门应急抢修人员风险辨识和临机处置水平。最后,持续完善燃气安全风险的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建立政府与企业、部门与部门、家庭与物业单位等多形式的灵活高效联动应急工作机制,全力提高燃气安全整体响应效率和水平。

提升全社会燃气安全应急准备能力。燃气安全影响千家万户,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提升全社会的应急准备能力。首先,加强基层应急预案编制、衔接、备案、修订等管理工作,在街道等最基层的单位配齐配强燃气现场处置的基本装备配备,以燃气泄漏、爆炸等典型场景模拟,结合基层的风险分析与评估,建立完善燃气安全等高危行业专项应急预案体系,以及基层单位燃气安全演练制度。其次,可以餐饮企业等基层用气单位为重点,对基层单位负责人定期开展安全轮训;在公共场所、厨房等现场张贴醒目警示标志和应急处置步骤挂图,指导从业人员科学处置泄漏险情;分类制定餐饮企业等单位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指导手册,重点指导中小餐饮企业等单位规范燃气安全使用和消防安全条件,开展以常态化燃气安全等为主题的疏散演练。最后,建立健全举报、投诉和奖励机制,支持引导社区居民自发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鼓励各类群体、各级组织积极参与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面向社会公众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燃气安全使用知识,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安全氛围,持续提升公众个体应对能力,筑牢人民防线。持续完善燃气安全风险治理配套制度。一是加强基层燃气安全技术支撑能力建设,结合基层应急管理的实际特点与需求,配备燃气检漏仪、防毒面具、防爆通信终端、智能传感等装备器材或系统终端。二是充分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措施,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用评级等手段,引导调动各类经营主体在加强自身应急能力建设的同时,积极满足公众对包括燃气安全在内的多样化应急需求。三是建立基层应急管理总结评估和绩效管理制度,及时查找各类燃气安全事件应对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争取“打一仗、进一步”,持续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四是开展推进基层燃气安全治理体系建设的试点工作,带动基层燃气安全风险治理体系持续完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