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其实也就几大类,要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今年是主持召开学校思想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五周年,我们更应深刻认识到,坚持问题导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上好思政课,就要求教师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俯下身子去找准问题
教学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的准确把握,教学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就难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没有问题的发现就没有问题的解决,思政课教师首先需要准确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有力辨析问题,这是思政课提高实效性的前提。
走进学生发现问题。在思政课教学中,问题集中表现为学生的困惑和疑问。思政课教学的问题导向,是教师愿意俯下身子走进学生后的真实感知。今天学生的主体是站在新时代风口的00后,他们有独特的群体特点和成长需求,有对社会发展和规律认识的个性见解。思政课的价值引导,就是基于对青春期的他们发出的“为难”“设问”“挑战”而成立的。思政课教师唯有和学生在一起,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学生的团体组织,去接触学生、倾听学生,研究学生,才能找到问题,把握住思政课入脑入心的密钥。
科学准确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只是起点,需要经过科学分析才能找准问题。学生的问题又多又杂,或源于理论认识不足而产生疑问,或源于理论与其自我的相关性及个体主观经验的不匹配而产生质疑,或因为各自身处的现实环境而产生困惑。这些问题的指向、性质和影响各不相同,其紧要程度、涉及面也不一样,需要思政课教师科学分析、精准施策,从个性问题中寻找共性问题,从杂乱问题中把握要害问题,从问题趋向中洞悉问题转变,从而达到“掰开了、揉碎了”的效果。
---此处隐藏2168字,下载后查看---
创新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好学生的问题,是思政课的根本落脚点和根本任务。思政课教师只有不断推进方法创新,才能更真切地走进学生、回应学生和引领学生。
用数字赋能,在虚拟网络中真切走进学生。“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表达、塑造、强化思想意识的重要渠道。数字化时代深刻改变着教育思维和教育实践范式,思政课教师应积极主动推动数字赋能,在虚拟世界打通教师走进学生内心的真实渠道,解决好学生关切的问题。
善于讲故事,在循循善诱中回应学生关切。强调:“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D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故事叙事因其细节具体、情景丰富而有着强烈的感染性,往往引人入胜,在思政课教学中有力地辅助了知识性学习。思政课教师要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用“身边人”讲述“身边事”,善于搜集国内外典型案例、经典素材,在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故事讲述循循善诱,以事理融通实现启智润心。
到实践中去,在广袤天地里引领青春之问。“‘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理论只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有分量。只有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才能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思政课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实践教学活动,实现对课堂知识的延伸、深化和拓展,帮助学生在广阔的实践天地中强化对课堂理论的认知,实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让青春之问在火热的实践里找到精彩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