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共同富裕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4-06 来源:网友投稿

总书记同志有两次同农民的对话令人印象深刻。其一,是在陕西梁家河插队时,他问当地老百姓:“你们觉得过什么样的日子最好,具体目标是什么?”老百姓当时给了他三个答案:第一个目标,不再去要饭,能吃饱肚子,哪怕吃糠咽菜都行;第二个目标,就是吃高粱米、玉米面等纯粮食;第三个目标,当时是高不可攀——“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其二,是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听取了濮阳市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汇报的农民的八个梦想。农民的八个梦想是啥?在李连成看来那就是:改革开放初期得到温饱;给孩子找个好学校上学;为了全家人的健康,想找到一个好的医院看病;农民在本地就业,不外出打工;村里有一个好的文化阵地;有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脱贫致富,不在家受穷;最后就是中国的领土坚决寸步不能让。这些朴素的话语道出了农民的心声:生活贫穷时,他们求温饱;实现小康后,他们有了更高的眼界,追求共同富裕,希望像城里人一样,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医疗资源,更加方便地就业,获得更丰厚的收入……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追求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普遍向往的价值理想,我国古代典籍中惠民、富民思想源远流长。《诗经》里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尚书》里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的提法,《周礼》里有“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的论述……都表达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向往。

共同富裕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特征。“富裕”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高、社会财富数量多;“共同”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质,反映财富分配的结果。时至今日,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已经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陕北乡亲当年那些“高不可攀”的愿望都已成为现实。

---此处隐藏898字,下载后查看---

二、建好共富工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当前,我市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还不够高,三大差距还有待缩小。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当前新的历史使命,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则是其中的难点和重点。怎样继续推进乡村振兴、强村富民?路子有千条万条,而共富工坊,是以促进农民就近就地灵活稳定就业为目的,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链、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房屋创办的厂房式、车间式、居家式工坊的组织形式,是自觉主动解决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的新引擎。

(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共富工坊是一项新生事物,不存在固定套路。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布局、村情民情、人文环境、区位优势等因素,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动广大乡村各展其长、各美其美。如光明区集聚专家学者、回归乡贤,与203个村结对,定期送政策、送服务、送措施,助推产业兴富;北仑以20个工业社区为核心,链接6000家企业资源,实现企业反哺农村;象山利用山海资源,形成时尚东海岸”“风情石浦港”“潮隐西海岸”“斑斓西沪港等共富示范线,开展乡村游、滨海游,使闭塞的渔村变成全市网红村……各地有的放矢、科学施策,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千姿百态、精彩纷呈,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二)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干事创业不能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必须用事实说话,拿业绩证明,以实效检验。在共富工坊建设推进中,全市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共富工坊全面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初步探索出“一支创富团队、一批带富项目、一群帮富对象、一名助富管家、一个造富基地、一套致富报表”的“六富”标准指引体系,以及来料加工、定向招工、电商直播、农旅融合、品牌带动、产业赋能等各具特色的实践场景。共富工坊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术到人,而且就业门槛较低、工资相对稳定,适合农民在家门口稳定就业,让富余劳力变富裕动力。

(三)坚持立足长远,着眼未来。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推动共同富裕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接续努力。实践证明,共富工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型共富载体,理应把它作为关键抓手,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打牢共同富裕基础。我们要创造良好制度环境,建立健全责任落实、跟踪督导、晾晒争先机制,推动财政、科技、金融等部门协同合作,促进工坊标准化建设、高效化利用、规范化管理、长效化运作;依托科技力量,加强数字化应用,发展电商经济,引入市场运作,在已有资源禀赋上做乘法;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大家的生活越来越有奔头,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选择一批产业基础好、发展模式优、共富效应强的工坊进行培育,形成可复制的发展经验,积极推广、全域推进,规范发展、提升能级,持续放大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