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治水护河成效持续凸显。上半年,累计完成1600个小区老旧管网修复改造任务,污水零直排小区创建比例达到87.9%,辖区优良河道长度比例达97.3%,较去年同比提升11.5个百分点。某某河登上央视《晚间新闻》《东方时空》《新闻直播间》节目,实现“央视三连发”,并连续5个季度在全市河湖长制考核中获评优秀,是全市唯一“五连优”区。
(二)调非调准工程全面完工。圆满完成调非调准两项工程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核准,经市政府发文同意生效,为全市破解水源区保护难题提供了“某某方案”。其中,大夏村建成区径流调蓄转输工程于5月初获得全国水利行业最高奖—大禹奖,是全区首次摘得此项桂冠;洪水河工程—黑夏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水质保障部分)于6月获得2024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表彰。
(三)水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上半年,万元GDP用水量为3.53m^3,较2023年全年下降3.22%。截至2024年6月底,全区水厂扩建工程累计形象进度40%,丽西水库至山北水厂原水管工程累计形象进度30%,供水保障网络不断织密。此外,大力推进优饮水入户工程,2024年度已完成68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主体施工,推动“出厂水”和“龙头水”水质双提升。
---此处隐藏1031字,下载后查看---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区水利和湖泊局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基调,聚焦水资源配置、水环境质量、水安全保障三大发力点,全面提升辖区治水效能,为全区加快建成全国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贡献水利和湖泊力量。
(一)优化水资源配置,立足发展共创集约高效的用水保障体系。一是打造双水源供水网络。协调市环水集团做好山北水厂扩建、原水管建设工作,打造水库东江、东江两江并举,水厂岗铁水库、丽西水库、山西水库多源互补的供水保障格局,补强中心城区供水弱项。二是加快推进节水典范城区建设。推动节水基础设施及非常规水源利用设施建设,到2024年底达成再生水替代量达500万m^3目标。加快推进供水独立计量区建设,全面梳理供水管网布局,完善用水异常、供水压力调控、管网渗漏反馈机制,构建精细化管理监测平台和管网漏损管控体系。三是打造全流程优质供水体系。力争全市率先完成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和二次供水设施提标改造工程建设,解决优质自来水输送问题。推进供水设施改造。增设水厂深度处理工艺,完成5.45公里市政老旧供水管网改造,以及5座泵站的更新改造工作,建立健全供水水质监督检查制度,提高供水水质及二次供水设施抽检覆盖率,确保辖区供水高效稳定、安全可靠。
(二)改善水环境质量,科学谋划绘就一流滨海城区新蓝图。一是创建河流优良率全优区。围绕补水系统提升改造、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等重点任务,紧盯进厂BOD浓度、优良河长比例等核心数据,以河长制为统领,加快健全“双转变、双提升”工作体系,着力构建全链条、全周期、智能化的排水管理闭环体系,实现辖区重点河流可渔可泳目标。二是提升河道长效管护质量水平。针对23条区属河道(含一级、二级支流和小微水体)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的运维管养服务,逐步完善河道保洁、垃圾清运、安保巡查设备检修、设施养护、绿化管养等运维标准和要求。推广使用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设备、无人机设备、水质自动监测设备等先进科技设施,不断提高巡河效率。三是开展河道生态化改造。以调非调准生态湖、丽西水库前置库为基础,构建北部片区高质量补水体系,盘活水河、清溪、大河等水生态资源,打造“出门见水、推窗现绿”的高品质亲水节点和空间。
(三)筑牢水安全底线,全面发力纵深推进韧性宜居城区建设。一是打造韧性安全的防洪排涝体系。结合城市建设和道路提升,整合防洪、排涝两大板块,形成1000年一遇的防潮封闭圈,打造安全、生态、韧性的城区防洪排涝体系。聚焦防洪安全100%达标任务要求,推动5条未达标河流的达标整治和环保清淤工作,并加快推进中心河北河调蓄池及沙河、山背湾、大小口三大流域市政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疏通全区的“排水大动脉”。二是加强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结合水利和湖泊工程精细化管理成效,建立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水利和湖泊项目“立项、计划、执行、交付”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模式,推动水利和湖泊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领域全面提档升级,促进水利和湖泊工程管理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学型管理转变。三是打造科学高效的智慧水利和湖泊系统。探索全区水利和湖泊设施数字化运维管理模式,构建“一物一码”管理模式,形成水利和湖泊资产一张图。建设水利和湖泊设施智慧运维应用,围绕全区取水、排水、河道、工程、感知设备运维工作,建立“运维—巡查—监管”三大工作权限责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