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建引领工业社区建设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4-08 来源:网友投稿

**区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以**工业社区为样板,通过抓党建、强服务、兴产业、引人才、优生态等举措,推动社区治理模式逐渐从1.0版本升级到4.0版本。

组织化覆盖,小体系架起大格局。把严密党的组织体系作为基础性工程,确保党建引领覆盖各领域。一是织密“全链条”组织网。以社区党委为统领,构建社区、产业、协会、企业“1+N”组织框架。社区党委下设党支部34个,在册党员325名,流动党员258名。二是推行“大党委”工作制。灵活配置兼职委员选任数量,吸纳驻区单位、龙头企业、群团组织等相关负责人为兼职委员,党委班子中设兼职副书记1人、兼职委员3人,培育各类社会组织18个。三是创立“联建式”党建群。与高等院校、金融机构、驻区单位合作,建成模具和汽配产业链党建群2个、区域性服务联盟1个,启动村企联建共富工坊项目8个。

网格化联企,小空间贡献大产出。构建企服小网格包干模块,推动政务服务、社区服务和生产生活保障等延伸到企业。2023年,**高端汽配模具园区产值达348亿元,增长11.8%。一是为企保安全。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推进专属网格、微网格精细运作,保障园区零接触、零感染。牵头组建园区安全生产互助协会,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型消防演练等活动。二是为企畅链条。建立工业社区产业联盟,编制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方案,鼓励行业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协作,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化高质量发展。三是为企解难题。精准划分企业专属“一长三员”(网格长、网格员、网格指导员、微网格员),绘制企业烦恼指数,形成“企业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各方评单”解决问题闭环机制。

精准化匹配,小社区支撑大服务。聚焦服务对象所需,立足社区党组织所能,提供更加暖心舒心的服务体验。一是做优服务载体。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配备标准服务大厅并配置专职社工,实行开放办公,为园区企业和职工常态化提供社会保障、综合治理、文化教育等服务。二是打造服务标准。对标企业管理标准,发布《工业集聚区社区化管理和服务规范》,推出园区公共治理、生产经营支持、员工保障增能、企业党群服务四大方面85条清单。三是丰富服务内涵。突出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和核心价值观培树,建成工业社区展馆,打造中小企业党建精品线。

---此处隐藏2237字,下载后查看---

回顾改革实践历程,**工业社区党委牢固树立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探索形成了“社区化治理、集成式服务”新模式。这种创造性实践经验给我们提供了四方面启示。

党建引领是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工业社区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发展,其力量之源正是基层党建,根本原因在于构建了以社区党组织为统领的“1+N”模式。这一模式以组团化支撑为依托,通过承接政府资源、引入社会资源、拉动园区资源,推动党务政务纳入各级组织议事日程和服务内容,促使党委、政府、企业、员工之间联系更加紧密,让企业、职工有困难找社区党组织成为常态。

遵循规律是社会治理的底层逻辑。社会治理的提出具有很强的客观现实性和主观能动性,其实践有效性与管理体制规范化程度密切相关。**工业社区因地制宜引入社区治理理念,把抓好园区治理作为重要实践课题,创造性构建了网格化管理体制新模式。这一模式以网格化联企为手段,通过社区党委指导“一网包联”,将各方力量汇聚到纵横交错、上下贯通、里应外合的网格模型,形成“问题—指挥—责任—联动—反馈”闭环,与园区发展实际和发展规律高度契合。

公众参与是共建共享的重要基石。公众参与是党建引领的基本要求,是构建基层治理格局的关键所在,对平衡社会利益、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等具有重要意义。**工业社区聚焦管理服务主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各种组织形式结成社区共同体和企业共同体,精心打造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新模式。这一模式以社区化治理为牵引,坚持以人的现代化推进产业现代化,全面统筹基础设施和企业文化建设,着力解决人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层首创是治理焕新的源头活水。尊重基层首创精神,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在推动治理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社区坚持把机制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在全国首创适用工业社区建设的标准规范。这一规范没有先例可循,通过总结自身创新做法,破除“强产业、弱配套”传统观念束缚,从“基本要求+平台建设+机制建设+服务内容”等层面,精准提炼新时代工业社区发展模式,为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提供了实践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