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延安实践教学有感

更新时间:2024-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信仰、信任、信心

长征结束后,党中央落脚陕北延安,自此,这里便成了革命的“圣地”。远隔万水千山,进步人士、有志青年、爱国华侨,冲破层层阻拦,一往无前向延安进发,即使没能走进延安,临死也是手抓黄土,头朝着延安方向倒下。80多年前,怀着“朝圣”般心情奔赴延安的每个人,背后都有着一段历经坎坷、惊心动魄的故事。1939年底,一位大学生从上海出发,当把国民党30万重兵、5道封锁线、6300个碉堡甩在身后,终于走到延安南郊,哨兵告诉他这脚下的土地就是延安时,他匍匐在延安的土地上,用鼻子闻,用嘴亲吻,噙着泪水,抓一捧黄土,紧贴脸庞,动情地喊道:“祖国呵,就剩下你这一片神圣的净土了。”忠肝义胆,是信仰的力量在召唤。

延安总体呈现三山鼎峙,二水带围之势。交通不便、土地贫瘠、物产不丰。特别是1941年到1942年,国民党停发了每个月的40万法币、日本人对根据地大扫荡、华北地区连年受灾,根据地一度到了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的境地。八路军从40万减到30万,新四军也减少了二三万,解放区人员少了一半。但边区军民深信,GCD人能带领大家走出困境。“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广大指战员和延安人民一道参加劳动,朱德开荒种地,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纺线捻纱,周恩来纺出的线还被边区评为甲等线,组织部长陈云担粪积肥,359旅旅长王震手上血泡更是没有断过……,这也才有了“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南泥湾小江南的喜人景象。艰苦奋斗,是信任的力量在支撑。

中央红军初进延安,不足8000人,且是缺衣少吃,装备又差,即使加上红十五军团,和武装到牙齿的国民党军相比,家底也是少的可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边区军民节衣缩食,坚定跟着GCD干革命,坚信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GCD。1937年至1945年间,作战次数达到125165次,先后歼敌1714117人。同期,GCD员数量由4万人增加到121万人,并创办延安各类干部学校29所。一减一增,世界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这片神奇的土地。美国进步作家史沫特来、安娜、斯特朗、斯诺夫人、伦敦《泰晤士报》驻中国记者福尔曼、美国天主教《信号》杂志中国通讯记者夏南汉、路透社记者武道等,先后到延安采访并如实报道了根据地情况,爱国华侨陈嘉赓不为八万美元的招待所动,却被一顿农家饭毅然下决心要为解放事业贡献力量。美国观察团访问之后,也不禁发出:中国的希望在这里。创造奇迹,是信心的力量在鼓舞。

---此处隐藏1674字,下载后查看---

遇水架桥,逢山开路,问题总是要解决的。对照延安精神内涵,我们不妨拿来对照执行,看灵魂深处是不是时时以党的方向为方向、工作当中是不是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思想理念上是不是开拓进取,坚持求实作风、具体行动中是不是敢于吃苦、勇于自立、善于创新。改造自我,就要刀口向内,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和毅力面对存在的问题。从身边人身边事做起,看一看和革命先辈相比,我们究竟缺了什么、自我提高需要什么、帮带别人依靠什么?怎么改、从哪改、何时改?应该成为我们人生路上的永恒课题。能不能迈出步子,到底能走多远,值得我们笃思。

三、自励、劝励、激励

人心不足蛇吞象。去延安之前,总觉得工作生活中留下了太多缺憾,很多愿望没有达成,很多想法没有实现,原因似乎都不在自己。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现在来看,虽有部分客观的外在因素,更多的是自身努力付出不够。整个延安之行,我一直在想,他们付出了那么多,得到了什么?当下的我们又付出了多少,能得到这么多?秉承革命先辈的遗志,我们自当马不扬鞭自奋蹄,去创造更大的业绩。但一时受挫、愿望落空、人生失意时,我们也不妨想想他们为了后人抛头颅撒热血而一往无前的英勇气概,应该成为我们人生自励的航标。

身份决定行动,我们是传递党的声音、践行党的宗旨、引领示范的移动图标,感染一批人、带动一批人、影响一批人是我们的本职所在。尤其是我们面对的主体,以青年居多,大都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成型阶段,正所谓生在红旗下、长在改革开放中,活在新时代,引领新未来。我们要善于利用他们阅历广、学历高、进取意识强,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快的优势,通过大众传媒、传统教学、身边典型,向他们宣扬延安精神,介绍苦难岁月,感同身受理解党,传承红色血脉,应该成为我们劝励的目标。

昨天,遥望延安、瞩目延安、仰视延安精神;今天,触摸延安、了解延安、学习延安精神;明天,宣传延安、弘扬延安,践行延安精神。让更多的人,通过我们的所讲所说、所思所感、所悟所透,了解那段峥嵘岁月,进一步熟悉GCD人的可贵品质,转化为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强大政治自觉和理论认同,影响和带动多少人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应该成为我们检验激励工作成效的具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