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和美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

更新时间:2024-09 来源:网友投稿

第一幅:绘就“产业增效”丰收卷,托起群众致富梦

---此处隐藏75字,下载后查看---

坚持党建统领农业农村发展。通过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链条化延伸、社会化服务、品牌化营销,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一是党建优化产业布局,“农旅共建”促进产业增效。配好配强“红色引擎”,引进社会资本2200余万元,聚力打造大佛山、鱼梁乡村旅游综合区,以民族民俗文化为载体,引入香樟书院、水上乐园、弘御山庄、江南别院等4家市场主体,游客人流量超10万人次,吸纳30余人务工,实现务工收入100余万元。目前,我镇正积极申报2024年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和x美丽庭院示范点,争取市级、县级支持,努力把x、x融入x大边城旅游发展格局,打造成为大边城旅游的“锦上花”。明确“山上油茶·平坝蔬菜”特色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打造高山特色产业带2000亩;打造沿河粮油果蔬示范带,建成蔬菜基地近1500亩,发展辣椒、羊肚菌基地500亩,产出果蔬近千万斤,全镇农业年产值达8500万元,县城“菜篮子”作用进一步凸显。二是高效推进土地整治,“一规多策”助力产业增质。按照“全镇平坝区域全覆盖改造”目标规划,高效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整治、国土整治5000余亩,平坝成片土地实现应整尽整,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吸引培育种养殖大户33户,耕地种植实现大户流转60%、农户自种30%、专业合作社种植10%。今年以来,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50余万元,带动就业630余人,实现务工流转50000余人次。三是探索创办强村公司,“一企多联”延长产业链。联合6个村居成立“x镇强村富民乡村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股,切实整合资源、资金、项目、服务,打造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联合体,推动乡村产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升级、全产业增效,目前,强村公司正实体化运行中。引进农特产品加工企业2家,组建为农服务队伍,截至目前,开展5000余次服务。

第二幅:绘就“村庄增靓”美丽卷,共筑群众幸福梦

围绕“一年起笔描美、三年增色绘美、五年全域焕美”目标规划,按照“政府小投入、群众广参与、村貌大改善”原则,一年美化6个组、三年靓化18个组、五年实现镇域全覆盖,稳步推进全镇实现绿化、美化、洁化、序化。一是干群齐心广宣传,激发建设活力。镇村两级干部聚力当好“宣传喇叭”,加大村庄增靓示范点建设宣传力度,通过群众院坝会、公示栏、挨家挨户上门走访等方式,听取群众需求和建议,实现群议群策,调动群众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激发村庄增靓建设活力。二是众志成城抓建设,激活创新潜力。干群同心、齐心协力投入到村庄增靓的建设工作中,群众自发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横向到边、纵向到点、不留死角,以实际行动美化村容村貌,打造整洁有序的村落环境。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大巡河、清漂力度,2024年以来清理清运杂草、垃圾漂浮物等近30吨,全镇河流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不断推进村庄绿化、美化、洁化、序化,努力打造县城“后花园”。三是齐心协力强监督,保障治理效力。实行干群联合监督机制,切实保障“村庄增靓”行动长效性。干部之间互为联络员,在下村过程中发现卫生死角、不文明现象等及时联系驻村领导,相互沟通协作;群众之间互为监督员,对“村庄增靓”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展开全面监督,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督促相关人员及时整改,保障村庄院落时时整洁、处处靓丽。

第三幅:绘就“乡风增善”文明卷,编织群众和善梦

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将“善治”理念贯穿和美乡村建设全过程。围绕“户户文明”目标,通过强化党建统领、乡风培育、群众自治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擦亮乡风文明“底色”,谱写新时代和美乡村建设新篇章。一是坚持党建引领乡风增善,保障乡村全面善治。通过党委“领动”、党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互动”的“党建+乡风增善”工作模式,广泛开展“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培育文明乡风、推动移风易俗”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扎实推进“政府清正做事、百姓清白做人、企业清净赚钱”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大力弘扬良好风尚、破除陈规陋习、厚植新风正气,实现“干群齐心、全民共治”良好格局。二是争先比优激发内生动力,助推乡风长效增善。积极开展“积善之家、最美庭院、孝和婆媳、清廉标杆”等典型选树,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模式,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效应,有力有效促进院落各户在精神风貌、道德素养、生活环境等方面全面提升,实现民风更加向上、向善、向好。三是群众共治凝聚集体智慧,实现基层有序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群众自治模式,设立群众议事点、生产生活互助小组,借助“线上网格+线下网格”双网格基层智治模式赋能基层社会治理,推行“大事政府牵头快办、小事院落协商共办、私事引导群众自办”三事分流机制,将积分制、清单制延伸至院落,引导群众自己说事、议事、主事,将矛盾排查在基层、化解在基层,有效破解基层治理末梢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