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招商局2024年第三季度工作情况报告

更新时间:2024-09 来源:网友投稿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市招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招商引资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项目导向、产业导向,实施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强化调度督查、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全市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1-9月,全市累计新签约项目53个,到位资金67.7亿元,同比增长28.34%;其中,省外项目到位资金41.4亿元,同比增长41.9%。

(二)重点招商项目情况。一是省外项目到位资金实现新突破。1-9月,全市累计新签约项目中,省外项目到位资金28.9亿元,占全市到位资金总量的42.6%。从行业领域看,制造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约60%,其中,电子信息项目到位资金10.2亿元,同比增长108.8%;新能源项目到位资金5.8亿元,同比增长170%;新材料项目到位资金5.5亿元,同比增长78%;生物医药项目到位资金2.6亿元。从区域分布看,安徽省外项目到位资金占比约77.8%,河南省外项目到位资金占比约20.2%。二是省内项目到位资金增长较快。1-9月,全市累计新签约项目中,省内项目到位资金19.8亿元,同比增长36.3%。从行业领域看,省内制造业项目到位资金13.5亿元,同比增长56%;其中,纺织服装项目到位资金5.8亿元,同比增长414%;化工项目到位资金2亿元,同比增长200%;农产品加工项目到位资金0.7亿元,同比增长64%。从区域分布看,合肥市内项目到位资金占比约64.7%,淮北市内项目到位资金占比约19.6%,宿州市内项目到位资金占比约14.7%,蚌埠市内项目到位资金占比约8.2%,阜阳市内项目到位资金占比约6.5%。

(三)重大项目落地工作情况。一是加大在谈重大项目调度力度。持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利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招商推介活动平台,主动上门对接和邀请各地企业来我市考察洽谈合作。二是加快在建项目投产达效。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加快福晶科技、永臻科技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度;积极推进鸿路钢构总部经济园、万方管业二期等一批已签约项目的开工建设;协助协鑫热电联产、荣盛环保产业园等一批已建成项目开展试生产,尽快实现投产达效。三是谋划储备重大项目。加强与国家、省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持续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

二、存在问题

(一)省外项目到位资金增速放缓,未达到时序进度要求。分县(区)统计,1-9月各县(区)省外项目到位资金均未达到时序进度要求;从今年新签约项目来看,总体规模偏小,目前仅相当于去年全年规模的69%。分析原因:一是省外项目储备不足。受土地指标、能耗双控、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全市各县(区)谋划引进省外项目的意识不强、力度不大,导致省外项目储备不足。二是受宏观环境影响。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需求不振,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内结构性周期性疾病并存,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压力凸显。多重因素叠加导致我市省外项目招引难度增大、总体规模偏小。三是部门协同配合不够。部分县(区)在组织招商过程中存在重签约轻落地现象,对接洽谈不够积极主动;在项目审批(含用地、规划许可、环评等)过程中存在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现象,导致部分重点项目进展缓慢。

---此处隐藏1491字,下载后查看---

(三)招商体制机制不活,营商环境仍需优化。一是招大引强动力不足。全市上下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视程度、参与力度持续增强,但在抓招商、抓项目的韧劲和持久力上还有欠缺。少数县区党政领导和部门对招商引资工作认识不高、思路不清、方向不明,没有将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进行重点部署、精心谋划;有的对自身优势认识不深不透,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特色的产业支撑,往往“捡到篮子都是菜”,难以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集群;有的把招商引资当成“一次性任务”,缺乏招大引强的决心和毅力,关键时刻不敢担当、不愿碰硬;少数部门协调配合不够、跟踪服务不力,导致一些潜在优质项目“谈而不签”“签而不动”。二是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市政府连续出台了《关于印发支持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关于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或办法),但还存在部分政策宣传解读不够深入具体、兑现落实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部分县区制定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存在滞后现象,不能做到与时俱进、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三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联动机制。招商引资涉及面广、专业性强,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尤为重要。但目前来说,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和协商配合机制,各部门往往只关注自身的工作职责,与其他部门协同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强化措施抓调度,确保目标任务完成。抓紧关键时间点,通过强化周调度机制,全面检查年度目标完成情况,并确保每月有进展、每季有成果。确保责任落实到位,通过对比目标任务找出差距,细化任务量和考核指标;对进度慢的项目提供主动服务,加速建设;对未完成任务的地区和单位实施警告和督办;对表现优秀的县区和部门给予奖励。加强沟通协调,坚持统一思想和协作精神,与市直部门加强联系;争取市级政策和资金支持,共同推动项目;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二)聚焦重点抓产业,着力提升招引质效。强化主导产业集群,利用产业集群效应和龙头企业,如福晶科技和精达威,推动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拓展产业链条,专注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关键核心技术的招商,发展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产业,并积极吸引智能电动汽车及零部件项目。

(三)对标一流抓营商环境,不断增强吸引力。打造服务品牌,实施营商环境考核和改革,借鉴先进经验,推行便利化服务模式,扩大政务服务覆盖,建立投诉和政务诚信体系。狠抓惠企政策落实,加强宣传和政策办理,完善“四送一服”工作机制,建立政策直达和督查考评机制。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建立问责机制,加强招投标信用体系,防范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开展政务诚信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