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突出集约化用地,强化全域园区建设土地保障
依托全国首批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允许农户自主选择集中安置和货币补偿方式,对全家转为城镇居民并选择货币安置的增减挂钩农户,按每户2万元补助社会养老费用,享受与城镇居民均等的相关配套政策。累计实施城乡增减挂钩农户3960户,节余集体建设用地指标2000余亩。积极放活农村承包地经营权,完成21.7万农户承包土地确权颁证,搭建市县镇三级土地流转平台,推广农村承包地预流转和流转履约保证保险,促进农村承包地经营权适度规模流转,苗仙湖等五大现代农业园区内实现土地流转29万亩。积极探索盘活农村闲置农房,通过引进公司、业主创新“共享农庄”模式,将农村闲置农房改造成为乡村酒店、民宿酒店,打通“市民进村养生”渠道。狮市镇马安村引进圣果园公司共同打造乡村民宿,经营收益30%作为第三方公司资金投入回报,30%作为农户房屋租金收入,30%作为民宿运营成本,10%作为村集体收入,目前已有*户农户将闲置农房入股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
二、突出专业化管理,筑牢全域园区发展人才支撑
立足人口大县人才优势,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坚持“引培”结合,充分激活*南乡村振兴、园区建设人才资源。建立政策激励机制,制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实施意见》等若干文件,吸纳专业队伍、实用人才向乡村流动,大力培育“新农民”(职业经理人)、农技骨干、“新乡贤”三支队伍。坚持专业“育才”,借助全国支持农民工等返乡创业试点县的契机,吸引2万在外农民工返乡创业,累计培育职业农民500名、职业经理人100名、农技骨干200名。坚持以会“引才”,举办引才引智·聚富聚顺乡村振兴人才及项目对接会,与*农业大学、中国柑桔研究所等建立人才战略合作关系,引进硕士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50名,为园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坚持挖潜“聚财”,利用在外成功人士多、家乡情结浓的优势,积极引导经济、工商、文化、教育界等新乡贤参与园区建设,*年,新乡贤回乡投资园区建设项目14个,到位资金突破10亿元,带动园区产业发展。
---此处隐藏1035字,下载后查看---
拓宽园区建设资金投入渠道,积极发挥财政“抓手”、金融和社会“推手”作用,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构建市场化推动、可持续发展格局。强化财政投入引领,设立4亿元产业发展基金,组建县级融资担保公司,创新“54321”资金整合方式,每年整合上级涉农专项资金不少于50%、结余资金不少于40%、预备费不少于30%、新增财力不少于20%、土地收益不少于10%,*年投入县级财政资金5000万元,整合交通、水利等专项资金8000万元,精准投向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领域。吸纳社会资本参与,包装总投资4亿元,实施园区环境治理、基础改善等PPP项目5个,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园区建设,撬动金融和社会投资5亿元,保障园区高质量建设。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率先在全省推出“助保贷”信贷业务,率先在自贡市推行“惠农贷”“支农贷”“富农贷”和“惠农产权贷”等涉农金融信贷业务,*年发放“支农贷”2.15亿元,满足园区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四、突出标准化建设,打造全域园区建设示范样板
注重高起点规划,坚持“全域覆盖、多规合一、城乡融合、特色鲜明”思路,高标准编制《县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等4个规划,引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注重标准化建园,探索建立“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园区促进中心+农业投资公司”运行主体,落实“行政化推动+市场化运作”推进机制,构建“落实规划项目化、项目落地责任化、责任管理考核化”和“责任制+清单制”制度体系,全域规划建设苗仙湖等5个10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年成功创建板永现代农业融合示范园等2个省级示范园区。注重大企业引领,制定《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3个办法,大力招企引资参与园区建设,引入上市公司陕西海升集团、国家级龙头企业重庆德康集团,建成3000亩以色列水肥一体标准化柑桔基地、30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注重战略化合作,与五粮液、郎酒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建设稻梁基地2万亩,打造酒业龙头绿色稻梁*南示范基地,带动园区建成标准化柑桔基地2万亩、标准化生猪示范场200个。县成功申报省级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6户,带动5万农户进入产业链,*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50元,同比增长9.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1:1。
五、突出品牌化发展,提升全域园区建设发展效益
全力创品牌,借助“*香辣酱”上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63亿价值品牌、临近“白酒金三角”、“*再生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基础等优势,打造以香辣酱为核心的农产品“金字招牌”,远达美乐集团在全国辣椒酱行业综合排名第4位,是全国辣椒加工十强企业,“美乐”创建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力强加工,着力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大力培育食品、酒业、米业等农产品加工规上企业37户,构建以自贡晨光科技园区为龙头,以食品、酒业、稻梁等加工区域分布的“一园多区”格局,*年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全力提品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行“柑桔+生猪”“稻田+”等绿色循环发展模式,创建“三品一标”产品66个,建成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万亩,被认定为全省第四批农产品质量监管安全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