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XX城市党建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重点,坚持党建引领,聚力为民服务,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以党建为引领
建强统揽有力的领导体系,开创为“小马”赋能新局面
坚持以大党建赋能基层、引领治理,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以高质量党建促发展、强治理、惠民生。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纵向到底”的党组织架构。全覆盖建立小区党支部256个,打造“红心物业”示范小区5个,全覆盖建立城市基层工作联盟12个,吸纳成员单位189家。二是强化统筹谋划。建立“1887”城市治理服务体系,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物业行业党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党建引领城市住宅小区协同治理提升居民自治能力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文件,着力提升城市基层党建融合共建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按照系统化建设、珠链式分布、功能化服务的思路,整合社会资源、物业服务场所等打造县、街、社区、网格四级党群服务中心(站)57个。县级部门累计投入270万元对社区服务功能优化提升,带动共建单位和社会组织投入资金20余万元,确保资源向基层下沉、资金向基层倾斜。积极落实“双报到”工作机制,组织全县70个部门(单位)1789名机关干部到社区报到,结合工作实际和个人特长进小区、包楼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32件。
以改革为动力
---此处隐藏1228字,下载后查看---
建强清晰高效的权责体系,构建为“大车”减负新机制
坚持以下沉、赋权、增效为抓手,一体推进改革任务,健全完善社区减负制度机制,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共建共享共治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一是实施体制改革专项行动。构建简约高效的管理体制,统一搭建党群服务、便民服务、综合治理、行政执法“四个平台”,推动基层治理跨部门跨层级协同运转。深化街道赋能扩权,制定职责清单和“3+1”配套工作手册,细化梳理主责事项、配合事项99项,有效厘清街道与职能部门职责边界,真正让权力好操作、能落实、起作用。二是实施放权赋能专项行动。持续推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向“接诉即办”转变,完善网格职责准入、“五项权力”工作流程等系列制度机制,理顺职能部门与街道权责边界,为社区“松绑减负”。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基层减负相关要求的通知》,明确人员借调、规范机制牌子、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方面进行再明确、再部署、再要求,把建章立制与强化落实结合起来,由上到下、由表及里推进基层减负。三是实施物业治理专项行动。率先成立物业行业党委,健全完善“党支部主导、业委会决策、物业企业落实”治理机制。成立国有“红馨物业”接管162个无物业管理小区,以强化小区服务功能为抓手,围绕“抓党建、强物业、稳治安、优治理、促服务”五个方面,整合小区周边便民资源,引导物业企业带领居民群众进行自我管理、开展自我服务。实现物业费收缴、居民投诉率、弃管小区达标“一升一降一清零”。
以人民为中心
建强便民利民的服务体系,畅通为“群众”服务新渠道
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理念,按照“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更实在”要求,开展“融合共建三项行动”,全面提升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开展“党建赋能”行动。持续推动“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向“接诉即办”转变,以“小切口、微服务”为着力点,统筹推动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委编办履行监督指导、权责划分职能,通过明确“吹哨报到流程图”“吹哨报到事项参考清单”,破解街道社区不愿吹哨、不会吹哨、不敢吹哨问题,通过制定“吹哨报到事项交办单”“吹哨报到考核评价表”破解社区干事没人跟、服务没人上的问题,切实解决群众身边有感小事558件。二是开展“社区服务提质”行动。聚焦“一老一小”服务,按照“务实高效、便捷服务、群众满意”的原则,制定社区服务提质三年行动计划,根据不同类型社区特点,科学规划、分类施策,推进服务制度规范化、服务机制联动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特色服务优质化,使每个社区都能够吸引更多居民共同参与,着力增强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提升居民集体荣誉感和获得感,努力做到群众有需求、社区有服务。三是开展“‘合伙人’升级”行动。挖掘吸纳269名社区“五老”、党员骨干等成为“独立型合伙人”,开展社区规划、法律援助、公益服务等活动,引导“小区能人”“先锋骑手”等化身“治理帮手”,提升居民自治共治能力水平。通过购买服务、积分兑换、空间共赢、组织动员等形式,促使42家“社会合伙人”在社区治理和服务、安全和发展等方面发挥优势、贡献力量。积极探索“社区合伙人”反哺机制,采取“公益+低偿+市场化”形式开展商业活动,部分收益以捐赠、为社区提供公益服务等形式反哺社区,并推动形成合作长效机制,累计金额达17.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