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三级审查,严把吸收“入口关”。严格落实“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发展D员十六字方针,按照“责任明确、不留死角”原则,制定《**市发展D员联审联查工作实施办法》,建立D员“联审联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划出涉黑涉恶、组织和参加迷信活动等4条发展D员“红线”,延伸拓展“三新”领域人员5项必审内容,将联审成员单位由8家扩充至14家,实行基层D组织“全面掌握”初审、职能部门“深挖问题”联审、D委“持续考察”复审三级过筛。近两年,累计审查740余人,取消入D积极分子身份49人,取消预备D员资格1人,同步对存在一般问题的入D积极分子152人加强全周期培养管理,确保发展D员不含一粒“沙子”。
---此处隐藏286字,下载后查看---
打造三个课堂,把好学习“质量关”。坚持把D员教育培训作为锤炼D员队伍、提升D员能力素质的重要抓手。按照“分批分层、集中组织、全面覆盖”的原则,以**市委D校为学习主阵地,依托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全国红色美丽乡村七里地村、中东铁路博物馆、“D群通”平台等特有资源,创新打造业务、红色、实践三个讲堂,推动D员教育提质增效,激发D组织内生动力。年初以来,举办机关干部能力提升大讲堂、市情大讲堂、“季讲坛、月讲堂、周讲座”等业务课堂74期,开发《红色七里地》《百年沧桑中东铁路》等系列精品D课7节,建立“盘石集团”数字直播电商基地、**镇蔬菜村、柴河镇佛塔密村等实践教育基地15个,年内累计培训D员6000余人次,带动3190名D员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60余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47件,做到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创设三种模式,加强管理“精细关”。聚焦不同群体D员队伍实际,通过精准“画像”、科学“排列组合”,建立D员队伍精准分类管理新模式,有效推动D员分类管理落地破题。针对离退休D员、无职D员和流动D员基数大、流动强、分散广等管理难题,精准实施关爱式、定岗式、跟踪式三种管理模式,通过采取在职D员与离退休D员干部“1+N”结对联学,常态化开展“家访式”上门送学,定向设置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网格管理等先锋岗位,建立“点对点”帮扶联络机制等系列举措,促成离退休D员结成联学对子217对,设置先锋岗位332个,解决无职D员1400余人就业,帮助流动D员解决生活实际困难70余次,有效将三类D员纳入组织管理网络,实现从“一勺烩”到“分餐制”转变。
构建三项机制,把牢作用“发挥关”。注重引导D员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服务群众等多方面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构建起激励、监督、考核三项机制。在激励机制方面,设立D员先锋奖,对在乡村振兴、产业创新、社会公益等领域表现突出的D员给予表彰与奖励,包括荣誉证书、奖金以及优先晋升机会等,激发D员积极作为的热情。同时,开展D员示范岗创建活动,在各个行业领域树立D员标杆,让广大D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在监督机制上,建立D内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体系,开通线上线下监督举报渠道,对D员的日常行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督,确保D员时刻保持良好形象。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开,增强监督的公信力。在考核机制层面,制定详细的D员作用发挥考核指标体系,涵盖表现、工作业绩、服务成效等多维度内容,定期对D员进行考核评估。考核结果与D员的评先评优、组织处理等挂钩,对考核优秀的D员进行大力宣传与重用,对考核不合格的D员进行批评教育、组织整改,甚至依规依纪进行严肃处理。通过这三项机制的协同作用,促使广大D员在各自岗位上积极践行初心使命,为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强大力量,让D员的先进性在实际行动中得以充分彰显,成为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中流砥柱。
搭建三大平台,拓宽交流“互动关”。为打破D员之间交流的壁垒,增进D员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协作,**市积极搭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三大交流平台。线上方面,全力打造“**D员e家园”网络交流平台,设置D建资讯、学习交流、意见反馈等多个板块。D员们可在平台上实时获取最新的D建动态、政策解读等信息,方便快捷地开展学习讨论,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与心得体会。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功能,D组织能够精准了解D员的关注热点与思想动态,为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提供依据。自平台上线以来,已发布各类资讯5000余篇,D员参与讨论交流达10万余人次。线下层面,构建区域化D建联盟交流平台,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将全市各级D组织划分为若干个D建联盟区域。定期组织联盟内D组织开展联合主题D日、D建工作经验分享会、项目合作洽谈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同D组织的D员能够面对面交流互动,共同探讨D建工作创新举措与业务发展思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今年以来,各D建联盟区域已累计开展各类交流活动80余场次,促成D建与业务合作项目30余个。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