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提升基层治理质效”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

更新时间:2024-12 来源:网友投稿

按照本次座谈会的要求,围绕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我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体会和工作打算。坚持问题导向,首先谈一下我了解到的基层治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具体说来,有几对关系亟需处理好:

一是学得透与把得准。主要是政策的深入学习与灵活运用的问题。基层治理千头万绪、点多面广、差异巨大,国家出台了很多好政策、好举措,更多的是面上指导。要想把基层工作干好,必须做到念真经、真念透、读明白、弄精准,特别是把上级政策结合实际用活用好。现在有些部门和同志对政策学习不深不透,上级有什么政策就原封不动转发到基层,只做“二传手”,硬性要求对着条文干,推着推着推不动了,再改,耗时耗力耗钱耗公信,甚至影响干群关系。落实好政策的前提是研究透政策,关键是结合实际做到活学活用。疫情前、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形势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群众心态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心理失衡、戾气加重、利益诉求多元夹杂不良思潮侵袭,要求我们对基层治理一定要与时俱进,自觉地把基层治理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的社会背景中来看,研究透国家的政策、群众的心态、落实的细致措施,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争取群众理解和满意。有些同志思想上跟进不够及时,方式方法相对传统落后,是一种被动学习被动思考被动工作的状态。

二是做的对与做的好。大家都在认真做,为什么结果不好?前段时间,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法院一年轻女法官被杀案件,让我深刻思考“做的对与做的好”之间的距离。在基层工作中,不少同志都反映自己经常加班、觉得自己工作很努力,工作的出发点是为了群众好,各项工作也都按照上级要求和条文规定去做,表报了、报告写了,到最后做了很多,反而群众不买账、不满意,都是做对的事情,却没有好的效果。这说明,我们工作中,还没有把握好“做的对和做的好”的关系,没有很好地把上级要求的好、群众需要的好放到一起来考量,二者出现了脱节。再比如,近年来,尽管组织部门加大了对村支部书记队伍的管理教育,但是每年仍有支部书记被处分,仔细分析起来,有的犯的错误很低级,但是前任支部书记纪委刚处分完,后任马上又因为同样原因被处分。同区纪委同志谈话了解到,这几年来,针对村支部书记这支队伍,基本上没有开展过专项廉洁教育,特别是以案说法、案例剖析,引导村支部书记交流剖析,这项工作始终没有开展过,不少村支部书记对法纪了解不深,觉得违规违纪离自己较远,甚至违规违纪了尚不自知。

三是下得去与沉进去。这些年来,我们向基层倾斜了很多力量,很多年轻同志通过招考进入到基层机关,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不少是从学校直接到机关到基层,缺少基层经历,还有的是从省市县机关选派到基层。总体上看,大家在基层的时间、投入、历练距离做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还有较大差距。有些在乡镇工作的同志,张口闭口“下村”,很年轻的同志却有很强的官僚气息。身在基层并不意味着心就在基层了,有的同志只是坐到基层的办公室通过看手机、看电脑弄材料、搞创新,没有真正沉进去,或者是身到心不到,这样就不可能了解真实情况,也绝不会精准研判形势,拿不出务实举措。再优美生动的文字抵不过与群众坐到一条板凳上唠嗑拉呱的交心。年轻同志害怕基层、逃避基层、应付基层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解决。

四是专项精与全局好。基层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发展、稳定、环保、信访等各项工作,很多工作交织叠加。单纯去抓一条线,其他线上的工作都不管不问,即便是专项的条条很精,也不一定实现全局都好。我们搞环境卫生、洒水降尘,如果在接送学生的高峰时期来进行,工作干的再好,学生会骂,市民也不满意。我们单独解决一个利益群体的诉求,可能会连带引发其他群体的诉求,工作可能更加被动。推动基层治理提升过程中,各个部门既要实现单个部门的业务提升,更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意识,左右兼顾、齐头并进,决不能干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事情。

---此处隐藏3107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强协调。具体工作中,我们有些部门有时候是牵头部门,有时候是配合部门,不管是哪一类,都要真正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大局意识。牵头部门要大胆的牵,配合部门要积极的配合,最终都把力量汇集到基层的县乡党委政府。比如,在乡村振兴片区化发展上,X区无论是X村,还是X村,发展都遇到了新问题,我们推行由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和分管农业的副区长总协调,由农业部门主抓牵头,协调组织、统战、宣传、资规、文旅、群团等部门,联合到乡镇片区去进行集中会诊,变“单兵作战”为“集团会战”,实现综合治理效能大提升。另外,我们立足职能,与政法委联合,抓实“一站式”矛调工作,设置区级“一站式”矛调中心,对矛盾纠纷较多的X个部门,部门都涵盖进去,任务重的常驻,任务轻的实行轮驻和随驻的方式,建立起了由X名区直部门业务骨干、行业专家、调解能手组成的区级矛调队伍和X名调解人员组成的镇级矛调队伍,力争矛盾首发在基层、协调在基层、解决在基层。

三是提业务。今天的基层治理不再是大喇叭上喊话的年代了,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认真学习,同时由于是多部门协调,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学习。要把上面的真经念透念准,把基层的情况摸透摸熟,找一个合适的连接点活学活用。其中,“用人”就是这个连接点的关键之处。一方面,我们不断抓实各级干部队伍建设。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用人导向,健全在基层一线重大斗争、重大工作考察干部机制,突出人岗相适、人事相宜,选优配强乡镇(街道)和区直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持续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储备优秀年轻干部X名,新提拔35岁左右年轻干部X人,占新提拔副科级干部的X%。另一方面,不断抓实基层党支部书记选配工作。今年以来,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多次到X开展乡村振兴、基层党建等调研观摩,推动挖掘培树了一批新典型,并以此为契机,组织实施基层党建示范引领行动,我们指导每个乡镇(街道)至少谋划新打造一处“支部书记能讲、村容村貌能看、产业项目能比”的示范点,通过示范带动,推动基层党建整体提升。目前,已经形成X村党支部书记X、X镇X村党支部书记X和X镇X村90后“兵支书”X,“老中青”三代典型带动新格局。同时,针对当前部分在外务工人员回乡的实际,着手摸排两年后村两委换届人选,真正把有想法、有干劲的能人纳入到村级班子储备力量中来,指导他们参加村里的合作社和共富公司建设,让他们回到农村大有平台、大有可为。

四是团结干。主要是说我们在推动基层治理中,一定要避免想当然替群众当家的思想,要想方设法把群众动员起来,一方面,他们是被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也要让他们成为服务基层的重点依赖人群。“干部干,群众看,干的看的都埋怨”,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要把基层群众纳进来,主动和群众交朋友,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并鼓励他们参与其中,利用他们的自身优势,让他们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作用。团结干,一定要改进作风。群众对干部作风敏感的很,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能体现作风。我们俯不下身子、放不下架子,脚上没有泥土,身上花枝招展,大耳环、高跟鞋、开豪车,坐而论道、闭门造车,群众难免抵触和不满。当前,有些同志,虽然年轻却官僚气息很重,开展工作就是电话通知要表格、要材料,却很少自己到基层、到一线去了解情况,甚至还有的不懂装懂、乱指挥,这些现象必须借助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集中整治加以改正。基层是大课堂,不管在基层工作的时间长短,融不进基层一定感受不深刻、锻炼不充分、提高不明显,这堂课现在缺了,将来也得补上,补不上,就是缺项,就是软肋。

五是除隐患。基层有烟火气,也存在着大量矛盾隐患,各地不时出现的恶性事件也时常刺激大家敏感的神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评判也是简单直接的。在农村,“三资”清理工作是基层治理的“硬骨头”,也是矛盾隐患多发频发领域和信访矛盾的重要来源。有些存有歪心思的人,想方设法把老百姓的土地流转走,到后来租金不能及时兑付,影响了群众收益,成为隐患,甚至引发上访。在基层工作,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敏锐性和前瞻性,很多时候上级来任务都是急的,又要签字又要盖章,没有提前准备,容易措手不及,再加上影响群众收益、电信诈骗和安全生产等这些苗头性问题,包括上级领导给我们基层指出的问题,都要未雨绸缪,工作到位,及时消除隐患。现在各级都提倡要担当,上级也要努力为下级担当,领导也要为同志担当,努力为基层创造好的工作环境,每个人都坚决不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每个部门也坚决不做精致的利己部门,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共同把基层治理干好。

近年来,全市基层治理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在推进过程中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我们相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用好改革思维,统筹各方资源,真情真诚沟通,踏实务实工作,守牢守好底线,一定能够做好基层治理的各项工作,推动我市基层治理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