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当前浙商回归工作所面临的宏观环境,既要看到有利机遇,增强信心、乘势而上,又要正视存在的问题,补齐短扳、提升水平。
---此处隐藏7311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在回归平台搭建上要有新提升。平台是招商工作的 “舞台”,是承接项目的载体。平台的素质决定了能够招引到的项目的素质。在浙商回归工作中,要努力构建有辐射力、有承载力的招商引资大平台。要构建高水平有特色的招商活动平台。积极办好第四届世界浙商大会,充分发挥世界浙商大会对天下浙商的感召作用,各地各有关部门都要围绕大会策划一批重大招商主题活动,促成签约一批浙商回归重大顼目。 同时,要依托“浙洽会”“西博会”“义博会”等一批具有产业优势、已有一定影响的展会平台,积极开展浙商回归项目对接,扩大展会实效。上半年,省里要在广州举办一次浙商回归专题活动,推介浙江投资发展环境、开展项目合作洽谈,推动一批重大项目签约;下半年,要在全省范围内举办一次浙商回归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为浙商回归工作造声势、做示范,更要成为招引浙商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要依托产业同区打造专业承接平台。加强省级集聚区和国家级、省级开发区的联动促进,按照同区产业定位引进重大及核心配套项目,提高同区招商专业性和产业关联度。在浙商总会中选择领衔浙商,确定各自领域和方向,在省级产业集聚区中探索建立浙商回归示范区,今年可先期选择3—5个产业集聚区设立浙商回归园区,以知名浙商为主体招引回归项目,并研究配套一批优惠政策予以支持。要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引进工作平台。健全领导联系重点浙商制度,进一步完善省领导联系重点商会制度,有计划地组织召开商会年会等浙商联谊活动,经常性赴省外实地走访慰问浙商。要进一步细化对省外浙江商会的管理,推动与各省外浙江商会、国外浙江侨商会更有效的衔接,充分发挥好省外海外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是在回归领域拓展上要有新提升。浙商回归工程已经实施了5年,如何培育浙商回归新的增长点,这是需要考虑和研究的重要问题。一方面,要继续扩大浙商能够进入的领域和空间。在扩大有效投资、推进浙商回归的过程中,能否真正拿出一批质量好、效益高的项目,让浙商参与进来,让浙商获利,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要打造民营经济大省,让浙商愿意回来,就要让民间资本有项目可投、有领域可进,而且还要有钱可赚。对于回归浙商,要舍得拿出这样的大项目好项目来。各地各部门要下大力气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另一方面,要在人才科技回归上取得突破。最近一组全国人才流动的大数据显示,2016年杭州人才净流入高达8.9%,在全国范围内位列第一。要充分利用这一好势头,顺势而为。要拿出具体的引进路径、举措和绩效评价办法,充分利用浙商人脉资源丰富、与高层次人才联系紧密的优势,积极引导在外浙商回归投资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开发高新技术项目,大力推进浙商高层次人才和研发团队回归浙江创业创新,引导在外浙商联合省内高校院所合作共建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等科技创新载体,支持在外浙商科技成果在我省转化落地。
四是在工作组织领导上要有新提升。去年省级层面浙商回归的牵头单位调整到了省发改委。下一步要继续完善对浙 商回归工作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持续推动浙商回归工作的深入开展。一方面,要发挥好领导小组的牵头作用。浙商 创业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充分发 挥省发改委、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及浙商总会各自的优势,各司其职、优势互补,拧成一股绳,形成推动浙商回归的“动 组”。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浙商总会主要负责浙商组织发动和回归意向捕捉,省发改委主要负责对接洽谈和项目生成,领导小组其他成员单位主要负责要素保障、项目服务、浙商礼遇等工作。资本回归、总部回归、人才科技回归、社会公益回归等专业性较强领域的回归工作,可以分别交由各专业部门牵头负责,共同开展项目会审、工作督评、年终考核等。针对具体产业或回归领域,各部门要靠前服务,定期召开项目推进情况交流会、形势分析会,协调问题、兑现政策,形成共同解决问题、合理推进项目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要发挥好各市、县(市、区)的主体作用。各市、县(市、区)作为浙商回归的“集团军”,要把方方面面的力量组织好,形成兵团作战之势。要强化领导力量,落实“一把手”抓“一号工程”的责任,党政领导都要带头联系浙商、谋划项目、服务落地,做到既挂帅又出征,领衔包干、一抓到底。要强化部门力量,各级浙商办要加强对浙商回归的统筹协调和组织指导,指导有关部门牵头做好各 专业领域的回归,对重点项目要协调相关部门及时跟进。要强化干部力量,关心浙商回归干部培养和使用,把各级干部抓浙商回归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干出力拔千钧的力度快马加鞭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