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当好宣传部长”专题发言
地市级宣传部长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上“承”全国、全省之宏观布局,下“启”县、乡之微观落实,担当好这一岗位职责,我觉得要逐步递进地唱好“三部曲”。提高思维能力: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水平决定工作水平;创新工作方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宣传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抓好基层落实:创新思维、创新方式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基层,否则再好的蓝图也是镜花水月,再新的设计也是纸上谈兵。下面围绕这三个方面谈点具体思考。
一、强化思维能力,观大局、察大势、谋大事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从来都和国内外形势密切相关,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密切相关,同人民群众思想文化动态密切相关,同一定阶段的社会环境特征密切相关。这些特点,要求宣传部长首先要提高思维能力。
---此处隐藏9542字,下载后查看---
扎根最基层,“小载体”解读“大道理”。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掌握”的过程,就是大众化的过程,越是面向基层,越需要突出大众化。怎么“化”?必须找出党的政策,和群众“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之间的联系,善于用“生活化”促进“大众化”,用“地方话”翻译“普通话”,从群众最关注的话题、最急迫的困难入手,选择具体的、简便的切入口,传播党的理论。
面向最基层,“走、转、改”推动“短、实、新”。基层是宣传工作的最前沿,是工作网络的神经末梢,是最能让群众感知文化建设成果的终端,近年来开展的“走转改”,在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我们要继续深化“走转改”,并将这项活动从新闻战线为主,拓展到整个宣传系统,着力在“走转改”的过程中,帮助基层办实事;着力在“走转改”的过程中,推动新闻报道、机关文化乃至工作“短、实、新”,运用基层语言,讲好基层故事,办好基层实事。
服务最基层,“便利性”落实“公益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群众的公共文化权益。落实“公益性”的关键是“便利性”,即提供近距离的、经常性的、容易获取的服务。没有便利性,或者只对部分人便利,就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对此,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做努力: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自动化程度,增加服务或产品渠道,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等。
渗透最基层,“面对面”带来“实打实”。宣传工作不能居高临下地说教,也不能满足于借助新技术、新手段的“线上”联系(就像小品里演的,子女在手机里给父母拜年,见面的机会反而少了),还是要大力提倡“面对面”的交流、“实打实”的帮助。比如,通过一些具体的现场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到群众面前;再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深入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个调研点,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通过市民巡访团、道德观察员、文明劝导员等形式,鼓励群众直接参与创建监督管理。
激活最基层,“送文化”转为“种文化”。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群众精神文化的需要日益凸现。这方面宣传文化部门作了很多努力,现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如何保持文化生活的经常化、本土化,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我觉得,还是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充分激发群众中蕴含的智慧活力,一个重要思路是,通过结对培训、经费补贴、文艺调演等方式,扶持引导民间文化团体。目前我们涌现出舞蹈、合唱、农民画、戏曲票友会等许多民间文艺团体,我们也将对他们加强扶持引导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