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辟!写材料十余载才得出的“十个很重要”

更新时间:2022-10 来源:网友投稿

这是老笔头第260篇原创文章

 

写文章既是个大命题,涉及很多方面、很多类型、很多技巧,想讲好讲透并不容易,同时也是个小命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经历有不同的看法,难有标准统一的答案,然而,笔者认为,熟悉文章写作的十个很重要,或许对写作历程能有些许启发、对文章构思能提供思路借鉴。

---此处隐藏3278字,下载后查看---

文章修改很重要。为什么要把文章修改单独突出来?因为这往往是许多人容易忽视的一点。修改,是对文章内容、形式的检验、梳理、加工和修正,是一个再思考、再组合的过程。对此,鲁迅先生曾说过:“文章写完以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指出:“鲁迅说‘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有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由此可见,文章修改的重要性。从网上一些编辑的个人论述来看,许多稿件往往经过多次修改才最终敲定,这样出来的文章精品的概率也较高。文章修改,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有立意和结构、观点和材料、格式和语言三个内容,要深思精思,反复揣摩文章各部分内容能否支撑文章题目,相关素材能否印证所述观点,各部分之间有无重复交叉;要多读多磨,各级标题要提炼总结好,尽量工整、对仗,此外,对文章语言也要精简精简再精简,切忌啰嗦繁琐。

 

日常练笔很重要。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文章写作是一个长期实践、反复积累的过程,我们常常看到别人撰文文思泉涌,似乎不费力,其实里面包含了许多未曾看到的内容,“没有十月怀胎,哪来一朝分娩?”有人说,对于一个想法而言,想到它的时候是气态的,随时会飘散;说出来后就成了液态,虽然会流动,但已经比较好掌握;等到把它写出来的时候,它就成了固态,变得完全可以把握。由此可见,读书、思考、交流最终还是要靠文字来反映。练笔没有什么捷径,“苦笔头才有硬功夫”,只有经过“宁静的夜晚、寂寞的灯光、痛苦的思索、反复的推敲”,有空就琢磨着写个稿,坚持不停地想、不停地写,有目标牵引着向前走,就一定会成功,个人理性思维能力也会在勤于练笔中得到提高。这里我建议大家,尝试一下“周写一文、月读一书、季投一稿”,此外,单位日常的一些材料任务,建议多担当、多参与,还有各类推材料的场合,也是难得的锻炼提高、思维磨砺的机会,不要怵头,要硬着头皮上,要有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狠劲,只要长期坚持,必有收获。

 

总结反思很重要。文章写作也要经常总结、时常反思,想一想经验是什么、教训是什么,想一想为什么别人的稿子能刊发、自己的却被退稿,想一想编辑的提醒话语、审稿建议,否则难有进步,或者进步不大。其实发表稿件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能发表证明不了什么,但不发表却能反映一些情况。就市、省、中央三级媒体而言,要求无疑是逐渐加高的,标准是渐渐加严的,其中既有“高大上”的文章,也有“草根”之作,关键是我们如何定位、如何选择?怎样在短时间发稿,考量水平,也体现悟性。记得一位编辑曾讲过:知之愈深,出之愈真。个人觉得,写稿还是要多写自己熟悉的、写自己经历的、写自己擅长的,结合本职搞研究,如此既能解决时间的问题,也能避免闭门造车的尴尬,同时要经常站在编辑、读者的角度予以反思,自己的稿子有没有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为之一振的感觉?假如你是读者,能从这篇稿子中获取什么?得到什么?假如你是编辑,这篇文章什么能打动你,是思想上的?还是实践上的?还是兼而有之?多想想、多练练、多写写,终会有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