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工作要点安排,1月20日至23日,由部分常委会委员和教科文卫工委委员组成的调研组,先后深入XX区、XX市、XX县和XX职业技术学院,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市职业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积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重要文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抢抓职业教育区域示范型城市建设机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得到了不断增强。
全市现有职业院校15所。其中高职1所,即XX职业技术学院,隶属市政府,接受省教育厅业务指导,有专任教师475人、各类在籍学生23029人,其中全日制学生18343人(在校生12784万人);中职(县级职教中心、职业高中)14所,有专任教师992人、在校生8640人。全市职业院校共开设石油化工、农林牧渔、旅游服务、加工制造、交通运
输等10大类54个专业。全市共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135个(除15所职业院校和职教中心外,还包括:人社部门的就业培训中心14个,农业农村部门的农广校14个,交通部门的交通驾校36个;妇联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1个,以及各级行政审批服务局许可的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55个)。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政府职责
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用XX精神办学育人”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理论引领,将职业教育改革作为全市教育重点工作来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下发了《关于分解落实2019—2020年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任务的通知》,2019年8月在XX市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现场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夯实了各级政府、市直各部门和XX职业技术学院的责任分工,为我市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近三年来,职业教育累计投入11亿元,用于保障各职业学校的正常运转。
(二)职业教育总体布局逐步完善
围绕全市八大产业集群及文化旅游五大板块服务需求,正逐步构建起以XX职业技术学院为龙头,以13个市县区职教中心为基础的“一体两翼”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是以XX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与XX、XX、XX、XX四个职教中心
---此处隐藏10164字,下载后查看---
三是充分运用社会资源。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积极运用金融、信贷、担保、社会捐助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发展。
四是优化专业设置。我市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必须紧跟经济、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在规模、结构、布局等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把发展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摆到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格局中进行谋划,不断推动与市县人口分布相适应、与主体功能区相匹配、与产业园区相对接,办出一批品牌专业、特色专业,使各职业学校各有侧重、各具特色。
(三)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职业教育人才保障
一是创新师资队伍管理机制。进一步优化职教师资队伍结构,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制度,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探索改革职业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稳步提升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福利待遇。
二是拓宽师资力量引进渠道。用好“编制周转池”,挖潜盘活编制存量,加大“双师型”教师招聘、引进力度。赋予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允许学校按比例自主选聘专业教师,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解决“双师型”教师匮乏、来源单一等问题,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三是强化教师队伍培训。坚持把“双师型”教师培养作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来抓,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制度,通过委托高校、企业培训、到企业挂职以及组织全市同专业教师集中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四)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
一是健全产教融合激励机制。对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取得突出成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企业,认证为“产教融合型企业”并给予一定奖励。支持产教融合项目建设,对经认证为产教融合型的企业,可给予“金融+税收+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政策扶持。
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校企联合开展招生、专业建设、实训实习、质量评价、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工作。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方式,选择符合条件的企业建设一批职业院校校外实训基地和乡土人才教学实践基地。
三是深化苏陕协作,加大对XX无锡、XX广州等教育合作资源的统筹管理力度,引导我市职业院
校充分利用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和优势资源,弥补我市在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实训基地等方面的资源不足。